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咏柳的古诗(《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春天里什么的样子?)

咏柳的古诗(《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春天里什么的样子?)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春天里什么的样子?
  • 2、咏柳这首古诗诗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是哪两句?
  • 3、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
  • 4、有哪些关于春天的咏柳诗词?
  • 5、咏柳写景的诗有哪些?
  • 正文

    1、《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春天里什么的样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作,描写的是二月春风中的柳树,突出了柳叶萌发的样子。

    《咏柳》诗里是这样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大意是: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一样翠绿的新叶,数不清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轻轻垂下来。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神奇的剪刀,一点一点裁剪出来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所用的意象只有柳树和春风,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出神入化的修辞,把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极度放大了。

    诗的艺术效果好,关键是用了三个比喻、一个设问、三个动词。碧玉、绿丝绦、剪刀三个喻象生动而贴切,妆、垂、裁三个动词又给画面赋予了动感,就连无形的春风也显得调皮可爱了。这是一幅完美的春风拂柳图!

    2、咏柳这首古诗诗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是哪两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梅占百花魁,先把春来报。但这时仍在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造化。

    诗的首句写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妆成,亭亭玉立的风姿。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借水以形容其碧,后来周邦彦咏柳的《兰陵王》也说:“烟里丝丝弄碧”,都着重写它的碧。这诗对柳树的碧则借玉来形容。“妆成”的“妆”作修饰、美化解。碧玉把一株柳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立意多么清新,用笔多么灵活,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住了。

    次句写柳条,它柔软,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它很像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工之笔。

    三句写柳叶,而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四句对问题作了回答。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出来的。春对草木一视同仁,都给它们以新的生命。而这首诗以咏柳为题,则是通过具体的物,形象的方式来显示春的伟大,造化的伟大。

    以个别表现一般,既具体,又形象,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三四句出之以问答式,用另一幅笔墨,有开有合,波澜起伏,也是它艺3术上出色之处。可以说,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之所以传诵千古不是偶然的。

    3、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贺知章所作的咏柳诗,是以柳为题,描写了春天的柳树生长和美丽。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柳枝泛绿,从树顶垂到地面,几乎和柳树一般高低,诗人用碧玉妆成比喻柳树新绿的美丽,又用拟人的手法,把长出来的柳叶比拟为春风裁出,別具一格,把春天柳树的清新美丽,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在品味佳作的同时,也感叹诗人的才华横溢。

    4、有哪些关于春天的咏柳诗词?

    悟空问答好,问题:有哪些关于春天的咏柳诗词?

    在这里我只说一首初唐时期诗人(贺知章)的诗,(贺知章)本人是早期的越州永兴人,就是现在的浙江萧山地区人士。

    诗人赞春咏柳的诗如下: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千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前刀。

    在这里我说一下诗人的大体诗意,诗人在诗中用碧玉二字来形容了,当时自己看到的柳树身容,就像是装饰打扮过一样,许多的柳条顺上而下,松细依依而垂,好似那千万条绿色的丝带在微风里悠动。

    诗人当时的心中溢情赞道,这美奇的柳树细叶,好像是被谁剪出来是的,其实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吹拂过,春风呀才有这样神奇的剪刀功。

    上述大体意思就是诗人当时文中的意境吧,个人就谈到这里,欢迎老师和网友来谈谈吧,谢谢。

    5、咏柳写景的诗有哪些?

    问题:咏柳写景的诗有哪些?

    前言

    古人咏柳的诗词,多不胜举呀,从诗经开始一直到今天,咏柳都是最常见的题材。在回答问题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古诗中杨柳的含义、典故、出处。

    一、诗词中杨柳的出处

    古诗词中常常把杨和柳合称为杨柳,今天杨树和柳树是两种树,但在古代杨柳都是指柳 。最早的出处来自《尔雅·释木》篇:

    “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

    尔雅中的柳树有三种,其中杨也是柳的一种。古诗中杨是柳,杨柳也是柳,而古诗中常见的杨花就是柳絮,苏轼的杨花词就是拟人化的柳絮,《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老街自己也常常写杨花,最近的一首《好事近》:,这个词牌用的是入声韵:落,阁、昨、泊:

    午静钓丝闲,点点杨花飘落。 蓦地春风吹起,过莲塘亭阁。一池萍碎水东流,前生恍如昨。遥望鸥飞鸥灭,竟何方栖泊。

    老街以前写的一首《临江仙-杨花 》 @老街味道

    岁岁长亭溪畔路 ,无心桃杏争先 ,离歌荐酒忍轻攀。 任风多少意, 吹不展眉弯。魂作杨花花作客 ,萍踪云海经年, 相逢只道好江山 。偶栖明月夜 ,犹带一丝寒。

    隋代无名氏有绝句《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漂泊的杨花象征这浪迹天涯的游子 。

    二、关于柳 常用的典故

    关于柳的典故很多,这里介绍几个常见的典故。

    1、五柳先生

    这个典故来自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谁家门前柳树被称为“陶柳”,那是莫大的荣光。宋·梅尧臣《县署丛竹》就用的这个典故: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唐·汪遵《隋柳》把这两个典故写在了一起: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注:靖节,就是陶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老街以前写过一首《五律-菊问 》用过五柳:

    秋凉未著霜,三径草初黄。 遥问东篱客,何如桃李芳。 灼其多艳色,澹自有寒香。 赊酒黄昏后,与君五柳旁。

    2、隋堤柳

    《隋堤柳》被很多诗人用做题目,讽刺隋炀帝杨广,《炀帝开河记》记载隋炀帝杨广开运河南下,广种垂柳于汴渠两堤上:

    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竟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使用这个典故最有名的应该是李商隐的《隋宫》了: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老街自己作诗也用过隋堤柳:

    红楼画舫竞勾连,二十四桥人似仙。试问隋堤堤上柳,几回陵墓几回田?

    老街还有一首绝句《隋堤》:

    锦帆香色动天涯,纣虐禹功归帝家。唯有多情堤上柳,年年怀古散杨花。

    3、永丰柳

    这个典故没有太深远的意义,典出《本事诗·事感》,不过这个故事太有名了:

    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居易因赋《杨柳枝词》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后传入乐府,遍流京师。唐宣宗闻之,下诏取其两枝植于禁苑中。后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

    4、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朝有两个韩翃,唐德宗选拔官员时,特地御批要写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唐孟棨

    《本事诗》记载:

    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栩“

    关于柳的典故还有白居易的歌妓”柳蛮樱素 “,韩翃的爱情故事”章台柳“,象征武艺高超的”百步穿杨“,谢道韫的”柳絮才高等等 。

    三、古诗中杨柳的含义

    古诗中的柳树有思旧和惜别的含义。

    1、惜别

    最早的使用“杨柳”的诗歌作品,应该来自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在汉魏时期的《乐府诗集》中,有收入横吹曲辞的《折杨柳歌辞》有: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诗仙李白有《春夜洛城闻笛》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的折柳就是指乐府歌辞。

    又如王维绝句是送别诗歌中的千古绝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因此古诗词中的柳多是惜别之意, “杨柳”常见于送别诗中。

    2、思旧和珍惜光阴

    柳还有思旧之意,南北朝庾信《枯树赋》 说: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中 ,柳是思旧的意思,这个故事来自桓温。《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记载: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唐朝的孟郊《过彭泽》诗云: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种柳人即陶渊明,江山依旧,物是人非 。陶渊明做过彭泽令,因此孟郊路过会有所感慨。

    结束语

    柳,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写送别、思念的诗常常用用到。老街看了看自己的作品,用到柳、草、梅、花这些意象的诗词非常多。古人有所谓的白战体,写相思和送别的诗词不让用柳的话,估计会逊色不少。

    辜负东风翠黛羞,楚腰舞罢却低头。龙舟一去行宫锁,瘦尽长条思旧游。.........因风且作霓裳舞,沾雨叨陪解语花。谢傅门前一株柳,又分惆怅与诗家。.........折柳飞花风满楼,春寒带雨似穷秋。劝君莫唱阳关曲,曲尽无人不泪流。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