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诗经周南(《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诗经周南(《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 2、谁能解析一下《诗经·国风·周南·汝坟》?
  • 3、诗经中的周南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 4、诗经中的周南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 5、如何赏析《国风·周南·关雎》?
  • 6、诗经国风中周南指哪里?
  •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等什么国风?
  • 正文

    1、《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诗经》《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风》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诗经·国风·周南》中总计11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2、谁能解析一下《诗经·国风·周南·汝坟》?

    《国风·周南·汝坟》是《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诗歌描写了一位妻子久盼远迎尽瘁王事而归的丈夫的情景。全文如下: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一、注释:

    遵:循着、沿着。

    汝:这里指汝河,源出河南省。

    坟:这里指土坡或高的土堆。

    条枚:这里泛指树的枝干。

    惄(nì):忧伤失意的样子。

    调(zhōu):鲁诗此处作“朝”字,早晨。调饥指从早晨就没吃饭,一直处于挨饿状态,以喻男女之情一直处于饥渴状态。

    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赬(chēng):浅红色。

    毁(huǐ):通燬,烈火。这里指战火。

    ⑼孔:甚。

    二、白话译文

    汝河岸边高坡上,循着道路来眺望。

    可恨树木遮望眼,伐去枝干未见郎。

    一早起来没吃饭,望眼欲穿空惆怅。

    汝河岸边高坡上,循着道路来眺望。

    多次斫去蘖肄条,终于见到君子面。

    请勿再将我远弃,愿与郎君朝夕伴。

    鲂鱼尾巴红赤赤,王事多艰火炽炽。

    王事虽如燃眉火,身边父母亦当养。

    三、赏析

    本诗的体裁属风雅颂中的风,是被广泛传唱的民歌,其采用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中的赋。本诗第一章描写了女主人公早饭都没吃,早早地站在汝河岸边的高坡上,循着丈夫可能归来的路上远眺,望眼欲穿地盼着久别丈夫的归来。路边有树木遮挡了她望夫的视线,她便伐去了这些树木,但是很久过去了,还是不见丈夫的身影。本诗第二章继续描写女主人公站在高坡上望眼欲穿地等待丈夫的归来,伐去的树木又从根部长出了新的枝条,又遮挡了她的视线,于是她再次斫去这些孽肄,如此几番,终于在某一天见到了归来的丈夫。盼之彻、思之深、念之切,描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感动!本诗第三章描写了丈夫回家後,女主人公略带娇嗔的埋怨。说鲂鱼的尾巴都摆动得发红了,也不象你一样远行千里,一去不返;王事虽然紧急,即使是象火一样烧了眉毛,那也应该考虑一下留在父母身边尽孝。女主人公说得很委婉,她不说自己是如此地思念自己的丈夫,不想让丈夫离开自己,而是借男儿要尽孝为由,劝说丈夫留在父母身边。这些话是借口也是现实,不求丈夫建功立业,只求一家人能在一起安安稳稳过日子,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妇女的共同心愿和传统观念。

    目前的主流认识,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丈夫长期在外服役,无暇顾家,家里穷困潦倒,凄苦的妻子不得不忍饥挨饿,独自采樵伐薪,维持生计。这种解释就严重冲淡了女主人公思夫的主题,也与事实有所不合。

    本诗中的“君子”,十有八九是指奴隶主贵族中的士,因为平民、奴隶是不可能称为“君子”的,奴隶主贵族中大夫及以上的人是不会如此劬劳辛苦的。士是奴录主贵族中最低的一个阶层,他们一般只有少量的土地和少数的劳动人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自己亲身参加劳动,才能维持一家生计。士既要充当国家机关的下吏,又是国家军队的武士,一遇战争,就得“执干戈以卫社稷”。如果立有战功,士当然可以得到庆赏,甚至还能上升到大夫行列中去。但繁重的兵役负担,有时还要长期戍守在远方,所以有的士会荒芜了田地,影响到家人生计,甚者有的连父母也无法赡养。他们与那些养尊处优的大夫以上的贵族相比,劳逸苦乐确实是大相悬殊的。《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不过,士劬劳于王事不假,但还不会落到让妻子独自外出去采樵打柴,因为毕竟他们还是贵族。

    (子夏故坛原创)

    3、诗经中的周南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诗经》中周南解析:周南与古楚国地域重叠,同时并存。“楚”是国名来自周成王的分封,而周南是地域名称。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南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意为“中国南南山南”,自南阳至荆州,俱为周南之地。诗经周南里面的各种植物现在仍然遍布田野。 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采集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 《诗经·国风·周南》中总计11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4、诗经中的周南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诗经中的周南指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陕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即成周),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

    5、如何赏析《国风·周南·关雎》?

    《关雎》我想很多文人墨客均会不由自主脱口而出这是一首爱情诗,生动鲜明地描绘了一段甜蜜爱情故事。说得过去,但我认为理解不够深度及广度。究其根源这是一曲“西周贵族婚典乐歌”,是“韶乐”范畴。是一对璧人步入婚姻殿堂时,男方为答谢美丽善良女子答应嫁其为妻的“称赞女子貌美行端德正,祝颂婚姻美满的歌曲”。为何这么理解呢,在下不才,浅显说明一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状声词,形容鸟叫声。(2)逑,配偶。(3)君子,贵族男子,《诗经》中指有官位的男子;本诗指妻子对丈夫的称谓。(4)流,捞取。(5)窈窕,指内有气质,外有仪容庄重典雅的美丽女子(6)服,想念,思,语气助词如《楚辞》中“兮”字。(7)悠,持续,悠哉,可指长夜漫漫,也指思念悠长。(8)友,亲近。(9)芼,择取。(10)乐,令其愉悦。

    译文:雎鸠相伴河水中的小洲上,关关和鸣,悦耳动听;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荇菜参差不齐,从左到右捞取;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不管睡着还是醒着不停地暗恋着。

    默默暗恋却得不到,不分昼夜不停地思念;这种强烈的思念长时间萦绕心间,弄得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翻来覆去睡不着。

    荇菜参差不齐,从左到右采摘;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琴瑟和鸣去亲近她。

    荇菜参差不齐,从左到右择取;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用钟鼓升歌让她愉悦。

    浅析:一、《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国风”,是周朝各国当地民间歌曲集;《雅》分《小雅》《大雅》是周朝贵族创作的正统雅乐;《颂》是宫廷宗庙祭祀时的颂乐歌舞。本文是《诗经•周南•关雎》属于“歌曲”无疑。

    二、本诗“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在自己的婚礼庆典上能“琴瑟和鸣”“钟鼓升歌”笙埙合奏礼乐齐鸣看来婚庆主人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原因是周朝礼乐制度等级森严,法度严明。

    三、“君子好逑”中的“君子”不是现今的“翩翩君子,谦谦君子,正人君子”之意,而是“当朝贵族”,有官位的男子,也就是当朝贵族无疑了。“窈窕淑女”指内有气质,外有仪容端庄典雅的女子,不是官宦之女,最起码也是“大家闺秀”了,可见在当世女子地位也不低。这两人的婚庆典礼配得上“琴瑟和鸣,钟鼓升歌”。

    四、本诗表面看似赞颂美好爱情,美满婚姻的,但其实质是颂扬礼法制度下怎样婚姻才是美满婚姻的完美婚姻思想。“不逾矩,不越礼”,一对璧人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必须历经“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过程。先识“君子好逑”,再知“寤寐求之”,后恋“琴瑟友之”,最后婚配“钟鼓乐之”。婚庆后“钟鼓乐之”让她天天开心快乐。用一句时髦语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不道德的”。本诗一对璧人历经婚姻的全部过程最终修成正果,有教化万民典范之功效。

    五、恋爱双方相互了解是个慢热过程。从“左右流之”到“左右采之”最后“左右芼之”。不像现今有什么“闪婚”之说,见上一面还不甚了解就登记结婚,美其名曰“一见钟情”,很多没过多久就离婚了。对待婚姻草率不负责任。而周朝礼制在对待婚姻上是慎重周到的。

    “愿全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6、诗经国风中周南指哪里?

    按《韩诗序》说,“南,国名也。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南阳即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南郡即湖北省江陵县一带。那麼,周南应当就是在河南湖北一带。 另外,周南地名的由来就是说它在周国以南。《诗经原始》说:“窃谓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周南)及乎江汉之间。”这里的“江汉之间”,江指长江,汉指汉水,“汉水,源出陕西省西南,东流至湖北省汉阳入长江”。按此说周南应在此两江之间,但具体我也没看过地图,你可以自己去查证,反正还是在湖北一带。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等什么国风?

    诗经分为风、雅、颂;风主要是各国民间的诗歌像秦风无衣这样的,雅有小雅、大雅,是贵族宫廷诗歌、颂主要是祭祀用的诗歌附: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b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