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郑愁予的诗集(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郑愁予的诗集(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 2、郑愁予的诗集有哪些?
  • 3、郑愁予的诗《乡音》该如何理解?
  • 4、你是怎么理解郑愁予笔下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 5、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集有什么?
  • 正文

    1、如何评价郑愁予的诗?

    屈原楚辞湘夫人的开篇这样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我想他的名字就是取自屈原的诗里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告诉我们:郑愁予颠倒一下顺序就是”余正愁“。不管有没有这个说法,反正这个名字我是记住了。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取文韬武略的意思,笔名才是愁余。

    他出生于济南,但是在台湾长大,16岁那年出版刊行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诗集《草鞋与筏子》,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的诗歌很多都被谱成了曲子。他的诗歌还被两岸四地以及华语圈地区选入教科书,他自己承认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事情。

    郑先生写诗更多的是从古典诗歌之中吸取精华,运用汉语独特的韵律美,呈现出细带人能够理解的诗歌。他用典雅,有的时候并不避讳文言,反而更加增添诗歌的美感与情感。

    诗人自己也曾经表示,他的诗歌可以分成几块.

    一,彰显人性精神、充满悲悯的诗

    二,表现乡愁、浪子漂泊的诗歌

    三,抒发对河山的赞美的诗

    四,爱情诗

    五,写人生哲理的的诗

    大家最为熟悉郑愁予的作品就是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描写了等待归人回来的女子希望而又失望的过程,全篇用温庭筠的一首词就可以概括:“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诗我们不去探求时代背景,仅仅从文字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它的美,对于普通读者,这就够了。实际上,这首诗是写给他母亲,他母亲盼望他父亲回来的一首作品,如果你知道了背景,是否更加感动了呢?

    郑愁予有一首客来小城,短小又不是美感与内涵:

    三月临幸这小城,

    春的事物堆缀着……

    悠悠的流水如带;

    在石桥下打着结子的,而且

    牢系着那旧城楼的倒影的,

    三月的绿色如流水……

    客来小城,巷闾寂静

    客来门下,铜环的轻叩如钟

    远天飘飞的云絮与一阶落花……

    欢迎关注。更多诗词欣赏都在这里

    2、郑愁予的诗集有哪些?

    《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说》,成名作《错误》等.。

    3、郑愁予的诗《乡音》该如何理解?

    乡音

    郑愁予

    我凝望流星,想念他乃宇宙的吉普赛,

    在一个冰冷的围场,我们是同槽栓过马的。

    我在温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

    而我失去了旧日的旅伴,我很孤独,

    我想告诉他,昔日小栈房坑上的铜火盆,

    我们并手烤过也对酒歌过的——

    它就是地球的太阳,一切的热源;

    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

    解读郑愁予老先生这首诗,其心思所想,它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这几行文字上,而是它内里有着深刻的内涵,也富有层次。通过读诗,我了解到他的少年,青年时代都是在战乱流离、流浪、逃难中渡过,就不难理解他写下这首诗的深刻用意和创作背景。

    “愁”字,带了乡愁,那就会拣取人生留下最有意义的部分画面,在脑海久久不去,沉淀为厚重朴实的文字,写出来触动人心。

    “流星”、“围场”、“小栈房炕上铜火盆”,都是刻在他脑海里不能忘记的故乡情结,也是永远放不下的乡恋。因身处当时战乱年代,逃亡辗转,所以,留在脑海里的永远是那一幕寒冷中带着温暖思乡之情的时代片断。因而,让他写出“而为甚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这首打动人心的诗句。

    4、你是怎么理解郑愁予笔下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野狐试答

    题主好。鉴赏诗歌,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就要从整个诗歌来理解。

    一 郑愁予和他的《错误》《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东风不吹,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是郑愁予1954年所作,诗歌有两个糅合在一起的背景,一个是自己的童年,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的闺怨诗。郑愁予小学时抗战爆发,父亲到湖北参战,自己和母亲在江南辗转逃难,从此,这种辗转漂泊一直持续到了台湾,母亲的苦况给郑愁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逃难中母亲开始教给他诗歌,后来,郑愁予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很深的造诣,我想他对闺怨诗会有着更为深刻的感知和理解,这根植于他对母亲的理解。两个背景,既有现实的一面,又有历史的一面,一实一虚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使得这首诗既美丽哀伤,又沉重深刻。

    二 东风不吹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江南”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意象,它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上无以数计闺怨的地域,也承载着自己母亲战时的牵挂思念。“我”有着郑愁予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历史长河中因为兵役、徭役、游学、经商等原因漂泊在外的游子。美丽如莲花一般的闺中女子,在一年一年的守候和期盼中老去,如同莲花的开落。一个“等”字是多么的沉重又漫长,从“首如飞蓬”的诗经女子到“涉江采芙蓉”的乐府女子;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唐诗女子到“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的宋词女子;从“瘦影自临春水照”“泪与残红落”的明清女子到自己的母亲。

    “东风不吹,三月的柳絮不飞。”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这是江南最美的季节,可“纵是有良辰好景,更与何人说?”这个美丽的季节,不属于闺中等待的女子,属于她的只是寂寞的黄昏,她的心如同关闭的城,紧掩的窗,春风吹不进去,柳絮也飞不进去,美丽与她无关,忧伤、思念、等待占据着她的内心。

    题主的问题到此应该解答清楚了,但诗歌还没有完,为何以错误为题?为何我的马蹄声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三 美丽的错误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对于闺中寂寞里苦苦等待的女子,门外的马蹄声,窗前的脚步声都会让她忽生惊喜,但那不是自己等待的归人,只是过客的马蹄声、脚步声。虽然是一个错误的惊喜,但又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美丽的错误,这种美丽是瞬间的欢喜,随后是更为深重的伤感。这里有着闺中女子生活的写实,也有着作者的怜惜于遗憾。

    诗歌以“错误”为题自然包含着作者内心的这种怜惜与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历史和现实中闺怨现象的责怨,闺怨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郑愁予要替历史上闺中寂寞哀伤的女子鸣不平,替自己母亲往日苦痛的生活鸣不平。

    总结

    郑愁予的《错误》是美丽而又哀伤的,是悠远而又沉重的,它有现实的体验,更有历史的觉悟,情韵优美,是一首有着厚重历史的现代版的闺怨诗。

    5、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集有什么?

    郑愁予诗选.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 《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