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中秋诗句赏析(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中秋诗句赏析(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 2、中秋古诗词赏析?
  • 3、中秋将近,大家最喜欢的描写中秋的诗词是哪个呢?
  • 4、中秋佳节古诗赏析?
  • 5、中秋古诗赏析?
  • 正文

    1、历史上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它们做赏析的?

           历史上中秋节的古诗有很多,其中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最具代表性。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此诗格律严谨、章法紧凑,气息浓郁,情感真挚。开篇首句,採用了平铺直述的写法。首联“海上生明月”,就把时间、地点交代的很清楚。此句朴实无华,脱口而出,没有一丝点染的色彩。下句“天涯共此时”引出人物,自然浑成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其层次井然、脉络分明,首先从眼前的景色写起,由近及远。然后一笔荡开,再由景入情,求得了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此联虽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是历代‘’公认‘’的佳句,非常引人入胜。颌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以“遥夜”与“竟夕”相呼应,上承起首两句,采用了"流水对"的写法。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又极具远古风韵。接着又旁生枝节,描写了有情人之怨。嫌这月太亮,烦这夜太长,又恨这情景勾引起了人们的相思,而害得诗人彻夜难眠。其实这些都是在讲述这轮明月的美,更加引起人们对此诗、此情的关注。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接着写诗人披衣而起的情景和无奈心境,此联极为工整稳健、自然流畅。极其细巧地写出了深夜的实景和"对月‘’而不能眠的真情。为下一联作进一步铺陈及点染,不同凡响。未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之句,更是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悠悠托出了不尽之情,诗人突发奇想,要亲手把这轮明月摘下来,去送给思念的亲人。这是一种“尾巴高翘”的写法,是诗人倾注全力打造,加以提升之句。使情感更加激扬、浓烈。使理念更加明朗、清晰。是诗歌感性的升华,诗称之为情结。最后知之不可为,只好留在现实,囬到梦中去了。诗至此戛然而止,以梦作结,直吐衷怀,思念之情,难以名状,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结。这首诗的尾联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呼应了全篇,给人以旷达、超脱、潇洒和轻松之感,而且与诗开篇的平淡无奇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情绪和感情的表达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张九龄这首短短的四十字小诗内涵极其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人情味。其写作手法极为高妙,此诗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在传统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诗与苏轼的《中秋词》齐名,都是在描写中秋之月,都是在述说思念远方的亲人之苦。两者一诗一词,体裁虽然不同,但其旨意相似,各极其妙。张九龄是唐朝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陷害,被眨谪到荆州,在中秋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写了这首诗。苏轼也是遭受政治迫害后,流落到地方做官,在中秋夜望月感慨而作。若无这般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纵观《望月怀远》自然浑成,全篇皆是佳句。特别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前二句更能让人不胜感慨,而成为“千古绝唱”’。

    2、中秋古诗词赏析?

    《满江红.中秋寄远》 南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赏析:词的上片就中秋月这一面来写,主要展现词人的飞扬意兴。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为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此韵一扬一抑,起伏有致。接韵借用前人故事,写词人由西楼待月而请美人吹笛唤月,这就为中秋月的出场蓄足了势。三韵正面赋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写得气势酣畅。在这里,词人采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界,则月色的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可感。又采用了一个玉斧修月的神话,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也形容了出来。

    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这一叹息,是承接着苏轼《水调派头·明月几时有》而来,其中不能不含有苏拭词中对于“月圆人不圆”的恨意,但词人此句意思显然又有所变化,词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的遗憾。

    如果月亮总是圆,人间也便没有离别的痛苦,那么所有过往经历的离恨便都成了欢乐,诗人是如此深刻地体味着别离之情,那过往的离恨深入骨髓,让他的情思激越,如果苏东坡是明自然之理,而试图以此来劝慰自己化解离恨,那么辛弃疾则满满地都是对自然之理的控诉,为什么月要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人要有悲欢离合。

    辛词之中,不乏要眇宜修之意象,但却在柔媚之中带着英雄的卓荦情怀,这种明显带着英雄矢志之悲的寄远之作,又怎么可能是思念一个邂逅的舞女的作品。

    3、中秋将近,大家最喜欢的描写中秋的诗词是哪个呢?

    宋代诗人李朴所作《中秋》,引经据典,意境幽美,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

    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

    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

    妖嫫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

    更待银河彻底清。

    皓魄言影,宝镜言形,仙籁,风声,言月静风闲。狡兔妖嫫,皆月中之形。兔能生光,嫫能蚀魄,灵槎,汉张骞乘槎以涉天河之事。言如此明月,平分秋色,千里光明,安得狡兔不亏其光,妖嫫不蚀其魄,同泛天河之槎,以玩银河之清澈乎?有清心克欲,不移外诱之意。

    4、中秋佳节古诗赏析?

    1、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2、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5、中秋古诗赏析?

    关于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