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诗词(民国时期有什么好诗词?)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民国时期有什么好诗词?
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的诗都是民国时期的诗。这期间所作的万古流芳的诗很多,如毛主席的诗,鲁迅的诗,等等,等等。
2、郁达夫的“欲替潘诗作郑笺”句,其中“潘诗”一词指的是什么?
谢谢诗友邀请!
先回答诗友对‘潘诗’的疑惑,然后再深入剖析,争取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潘诗的典故和由来说起‘潘诗’,诸多文献并无释义。
所以,我们先要理解一下什么是‘郑笺’,明白这两者的关系,然后就能准确地定义‘潘诗’了。
▌郑笺的由来
▼《诗经》最早是孔子所编撰,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亡佚。
因为《诗经》的名气太大,且会背诵的人也很多,所以,在秦朝之后慢慢又被有心人编辑成册,并渐渐形成四大流派。
它们分别是西汉初期鲁国人毛亨、赵国人毛苌用秦朝以前的文字辑录的《毛诗》、鲁国申培公所辑录的《鲁诗》、齐国辕固生辑录的《齐诗》和燕国韩婴辑录的《韩诗》。
其中,《鲁诗》、《齐诗》、《韩诗》用西汉的隶书辑录的,在当时最为流行。
▼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郑玄相中了《毛诗》,于是,潜心为《毛诗》作注、解释、并大量的引用史实典故,被世人称为《毛诗郑笺》,又简称为《郑笺》。
由于郑玄训释的《毛诗郑笺》非常详尽,且根源直追秦朝,所以,自东汉以后,《毛诗郑笺》渐渐取代其他版本成为《诗经》的正统著作,垂范百代,流传千年。
金朝的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之十二中曾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所以,‘郑笺’一般指的是古籍笺注,代指正经学问和奉献精神。
学问当然是枯燥的,最需要奉献精神,但也是最严谨的。
故而,元问好才说当时的都不去做学问,只顾着寻章摘句去了。
▌什么是潘诗?
说起潘诗,我们就要说一说历史上著名的潘岳,也就是古代五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安!
▼在《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
这段话意思是说:潘岳这个人容颜美丽、姿态得体,经常写一些非常优美的辞藻华章,而且,尤其擅长写哀悼祭祀的铭文。
潘岳年轻的时候经常被满城女子追逐着看,无它,太帅!
但是,人终究有老的一天。老婆去世,仕途不顺,中年的潘安开始转变文风。
▼其著名的《秋兴赋》中这样说: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晋朝立国十四年了,我也已经三十二岁了,两鬓开始斑白了。
仅仅三十二岁的潘安就已经开始感慨自己老了,这是历经了怎样的人生坎坷,才会有如此的悲伤和凄凉啊?
这篇赋,是文学史上仅次于宋玉《秋风赋》的关于悲秋的赋文,而‘潘鬓’的成语也来源于此。
宋朝的杨万里,在《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一诗中这样写道:
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
▼这里的老潘诗,指的就是年老之后潘安作的诗文:寓意太凄切,太悲凉。
而潘安以前的诗赋,则寓意浮华、美藻。
郁达夫《秋兴》诗中‘潘诗’的含义郁达夫这首《秋兴》诗是和刘大杰的,诗中自述了作者多年来的心态变化,以及在风雨摧城之前昂扬的斗争精神,是勉励自己、激励自己蜕变的一首诗。
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
愁无饘粥堪娱老,那有情怀再放颠。
乞酒岂能千日醉,看囊终要半分钱。
满城风雨重阳近,欲替潘诗作郑笺。
▲郁达夫儿子郁飞曾说:
“我的父亲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
这首诗前三联是作者自述心态的变化。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九年,1922年回到国内,满怀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
但是,山河破碎的现实让他的希望逐渐破灭。于是,他开始体现出消极、冲动、又脆弱的一面,开始逃避现实,追求“名士”风度,留连于林泉之间。
郁达夫在1927年就认识了鲁迅,因为两人都喜欢酒,所以一见如故。
但是,郁达夫并没有走上鲁迅一样的斗争道路,而是在痛苦的挣扎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1933年,在杭州居住的郁达夫正处于思想巨变过程中,他厌憎现实,不愿与旧政权同流合污,写下了很多古体诗词,其中就有这首和刘大杰的《秋兴》。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立,郁达夫认识了周恩来、郭沫若,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此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一扫往日的颓废,充满了革命的激情。
▲这首诗就是郁达夫思想蜕变的具体体现。
郁达夫的作品一直都具有比较强烈的伤感情绪。
但是,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作者以革命无畏精神宣布与消极感伤的‘潘诗’决裂,用‘郑笺’这种正统伟大的奉献精神来替代具有‘宿命性质’的‘潘诗’。
链接刘大杰是郁达夫的学生,聪颖多才,深受郁达夫的喜欢。
师生二人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 刘大杰后来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也是郁达夫指引并慷慨资助的。
1930年归国后,刘大杰通过郁达夫认识了鲁迅、林语堂等人,成为思想进步青年。与他的老师郁达夫经常唱和诗词。
1945年,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暗害。
1946年,在郁达夫的周年祭日,刘大杰痛悼恩师,挥泪写下两首悼亡诗,其中一首《哭郁达夫》步韵而作:
春云旧梦已如烟,醉酒谈诗十七年;
当日谁能怨贾谊,而今我自哭张颠。
休言湖海难逃网,只恨文章不值钱;
窗外潇潇秋意冷,断肠风味写吴笺。
师徒二人才学斐然,交情深厚,被传为近代史的一段佳话。
3、谁知道郁达夫写的格律诗或绝句?
我从青年时代就喜欢、背诵郁达夫的一首七律,唯此一首,再无他顾。 钓台题壁: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恸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其实呢,我不光喜欢他这首近乎无题的七律,几乎所有从古到今的经典七律我都喜欢,在下尤其偏爱晚唐两位诗人的咏物诗。一首是崔钰崔鸳鸯的《和友人鸳鸯之什》:
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台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再一首就是郑谷郑鹧鸪的《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近代,我还偏爱鲁迅的《自嘲》,更痴迷伟人毛泽东的《送瘟神》、《到韶山》、《登庐山》等等诸多七律和词作。
4、有没有什么特别生僻又很有意境的古诗推荐?
天地对仗促易近,
亲家平仄靠奉献。
雄鹰丈人风雨中,
土额公公拐来福。
5、“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此句怎么理解呢?
想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这首诗的作者郁达夫。
郁达夫曾经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面,那篇文章的名字叫故都的秋。而郁达夫本身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之中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写的文章忧国忧民,在抗日战争之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死的时候日军已经投降,但是还是没有放过他。
郁达夫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于各大风月场所。
尽管在文学和抗日之中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是私生活上却不是一个好的榜样。
这句诗就是他自己对于自己浪荡生活的一种反思,就好像名人做错了事情写日记一样。
全诗如下: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曾经因为喝多了用力鞭打名马,其实呢,名马已经奔跑的够快,根本不用鞭打,说明确实是喝多了。
我生来多情,见异思迁,你这样爱我,不会有好结果的,爱我只能让你带来悲伤,所以爱我的人,都放手吧。
这是郁达夫回忆起往事的一种感慨,直白一点,就是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生动描写。
郁达夫只活了三十六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但是短短的一生他有三次婚姻,而且还有很多的情人,不仅有妓女还有当时的知识分子。
所以古人感叹“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6、当代有哪些古诗词大家,有哪些意境优美的诗词名句?
#原创诗词#
七律《千繁锦绣拂尘去,
一缕阳光照晚秋》
三份耕耘七份俉,
世间旧事已如云。
春风有意嚷吾醒,
夏雨无情叩梦魂。
雾里观花难看透,
院中望月易思寻。
千繁锦绣拂尘去,
一缕阳光照晚秋。
(新韵上平六鱼,仄起仄收)
已亥年四月初二日作
7、郁达夫和王映霞之间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先指出一下,这张图片是沈从文和张兆和,不是郁达夫和王映霞。
郁达夫和王映霞之间的故事,最大的教训是:
千万不要听信男人的花言巧语,尤其是已婚男。
1927年1月14日,郁达夫穿着妻子孙荃从北京寄来的新皮袍拜访老朋友孙百刚。前一秒,他的心情是要好好写小说,报答妻子的恩情,赚了钱就寄回家;后一秒,他第一次见到了“明眸如水,一泓秋波”的20岁姑娘,小名金锁的王映霞。王映霞是当时浙江省立杭州女子师范有名的校花,郁达夫一见倾心,就像万峰老师说的,“心思活络了”。
△王映霞在当时是有名的美女
郁达夫追王映霞,方法论主要有两条:写情书,下馆子。
说干就干,1月15日到20日短短六天,和王女士下了六次馆子,电影倒只看了一回。老上海那时,时兴约周四晚上看电影,因为周四换新影片。约在晚上八点半最好,位子要提前买好,据说最好的位子楼上第二排,因为第一排前面是过道,不好放脚。郁达夫约王女士看电影,当然不是一个人,在那时候,男女相识不久,是不能相约看电影的,所以看了一次,也就作罢。大约因为看电影的时候不能向王女士吐露衷肠吧。
△郁达夫学生时代
还是约吃饭好。从前约会吃饭,以西餐为多,因为老上海的一般中餐店太嘈杂,两个人吃中餐菜,很难点菜。查理林请女朋友吃饭,一般选西餐厅,要不就是咖啡馆,但“你必须善于辞令,即情话绵绵,否则两人闷坐在那里喝咖啡,保管把女朋友吓跑了。”查利林的绝技是变魔术和看手相(这个招数现在也管用,快去背星座大全吧!),也借此与女孩子有点小小的肌肤之亲。
△郁达夫与王映霞
郁达夫约王女士吃饭,比查理林有策略,也更有技巧。他有时请王女士到虹口北四川路的咖啡馆吃“咖啡面食”,有时也到四马路的“泰丰酒馆”这样的正式饭店吃饭。虽然是中餐馆,当然要了包厢,更何况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之间,男和女互相试探,郁达夫用三寸不烂之舌让“王(映霞)女士已了解我的意思”,又一日,居然“王映霞女士为我斟酒斟茶,我今晚真快乐极了。我只希望这一回的事情能够成功。”
△郁达夫和第一任妻子孙荃
不过,郁达夫同学的条件实在不好,除了长得难看,更是有妇之夫,完全不符合王女士的择偶条件。无奈之下,王女士只好回到杭州去避郁达夫的追求攻势。郁达夫同学开始不断花言巧语。他一边在日记里表示要“写小说,快写小说,写好一篇来去换钱去,换了钱来为王女士买一点生辰的礼物”,一边给王女士不断写信,劝她不要答应家里的婚姻安排:“你但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抱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几乎每天,郁达夫只做两件事:喝酒,酒醒了写情书。
△郁达夫与王映霞
情书轰炸起到效果了,王映霞哪里能受得了郁达夫“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这样的甜言蜜语,很快便缴械投降。郁达夫的日记里,有一日得意洋洋地记载着“我和她抱着谈心,亲了许多的嘴,今天是她应允我Kiss的第一日”。
这一天,距离他们的初见,不过两月而已。
他们订婚之后,郁达夫才告诉了发妻,孙荃对此无可奈何。
但郁达夫得到王映霞之后呢,关键词只有一个:
吃醋。
别人吃醋只在表面,郁达夫的吃醋,居然还要写成文章,这是我最鄙视他的地方。
1933年4月25日,郁达夫举家从上海迁回杭州,开始建造自己的住宅,直到第二年竣工。这座房子几乎花尽了他们全部的积蓄,郁达夫给新家起名为风雨茅庐,由他自己设计,希望这里能够成为趋避乱世的桃源之所。
这时候,传闻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许绍棣也对王映霞心生爱慕,他如同当年的郁达夫一样,一封封地给王映霞写着书信。
性格冲动的郁达夫,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在《大公报》刊登“寻人启事”:“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金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郁达夫谨。”
实际上,王映霞只是到她的朋友曹秉哲家里去了。当王映霞在《大公报》上看到郁达夫的“寻人启事”时,不禁勃然大怒。郁达夫得到曹秉哲的通知赶往曹家请她回去时,王映霞说:“如果要我回去,你必须在大公报上刊登道歉的启事。”
经过朋友的从中调解,郁达夫不得不又在报上刊登了王映霞拟就的“道歉启事”:“达夫前以神经失常,语言不合,致逼走妻王映霞女士,并在登报寻找启事中,诬指与某君关系及携去细软等事。事后寻思,复经朋友解说,始知全出于误会。兹特登报声明,并深致歉意。”
王映霞一开始是打算和郁达夫捐弃“前嫌”的,为了避嫌,她甚至很快把当时正因为和徐悲鸿恋爱失败而黯然退出的孙多慈介绍给了许绍棣,但这时,两个人之间的嫌隙已经产生,猜忌的种子一旦生了根,只会越长越大。
郁达夫接受了新加坡一家报社的邀请,带着王映霞来到新加坡,他不准王映霞找工作,甚至阻止她出门,一切都源于,他的吃醋。
或者,是他一直以来的自卑。
最后一根稻草,是郁达夫的报纸上刊登的《毁家诗纪》19首,在《毁家诗纪》中,郁达夫自暴家丑,大书王映霞如何红杏出墙,并痛心疾首地指出王映霞在情感上对他的背叛是导致“毁家”的重要原因。
王映霞终于愤怒了,她回应了《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为了孩子,为了12年前的诺言,为了不愿使你声名狼藉,才勉强维持这个家的残局,把你的一切丑行都淹没下去,然而你却是一个欺善怕恶、得寸进尺的人,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只好把你那颗蒙了人皮的兽心揭穿了。”
两个人,终于走到了尽头。
对于这场关系的中断,郁达夫深感后悔,他在诗中写道:“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但那人却永远也不会归了!
1942年日军攻占新加坡前夕,郁达夫渡海逃亡到印尼的苏门答腊。为了掩护身份,也使家中有人照料,经朋友介绍,郁达夫与华侨女孩何丽有结婚。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两个星期,1945年8月29日晚,几名日本宪兵突然秘密绑架了郁达夫,并在9月19日将其枪杀。
1942年,王映霞和钟贤道结婚,这两人平静走过38年,2000年,王映霞病逝于杭州,终年92岁,按照她的要求,与钟贤道合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王映霞晚年在自传中作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飘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教训啊,花言巧语真的听不得啊!
会写字的文艺男真的要慎重啊!渣男有文化,简直成了渣男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