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林徽因诗集(《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诗集(《林徽因诗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林徽因诗集》?
  • 2、林徽因的诗有哪些?
  • 3、《林徽因诗集》?
  • 4、林徽因的诗《笑》在林徽因的诗集里吗?
  • 5、林微因诗集?
  • 6、三毛,林徽因,张爱玲的哪些书值得一看?
  • 7、林徽因的这首《无题》真是有让人难以说尽的美与思,你认为这诗好在哪里?诗见问题描述?
  • 正文

    1、《林徽因诗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2、林徽因的诗有哪些?

    《笑》、《你是人间四月天》、《仍然》、《深笑》、《八月的忧愁》、《时间》、《莲灯》、《题剔空菩提叶》、《雨后天》、《记忆》、《黄昏过泰山》、《秋天,这秋天》、《静坐》、《人生》、《展缓》、《情愿》、《深夜里听到乐声》、《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一晚》等等

    3、《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所留诗作不多,但每一首都玲珑剔透,真挚精微,以动人的无声韵律穿透时空,使无数世人为之倾倒。诗集大部分书店都有卖

    4、林徽因的诗《笑》在林徽因的诗集里吗?

    诗歌:笑

    作者:林徽因

    体裁:现代诗

    出自:初见于《新月诗选》(1931年9月)

    2作品原文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3作品赏析

    金乾波/阳光的气息,纯粹的美丽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少女高雅纯洁的笑。在露珠与花影间,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轻歌和柔波中,纯粹的美丽尽现眼前。

    一、遐想无尽的意象

    心的恬静,褪去浮躁,享受自然;不求名利,但求精神的超脱与享受。诗人选取眼睛、口唇、贝齿等意象,是少女身上最令人遐想的地方,那轻轻的笑是从眼神、口唇边泛起的酒窝,那整齐洁白如贝启唇而露的玉齿。在闪光之间的意象中,描绘了一个灿烂无比、甜美绝伦的笑。

    继而,笑由具象变为飘逸,从形的展现上升到神的描摩,诗歌的意象也从少女的肢体过渡到清新的大自然,笑是“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是“云的留痕,浪的柔波”。那是神的笑,美的笑,那是诗的笑,画的笑!那笑是那样甜蜜,痒痒地涌进了人的心窝。诗人体察与表现真是细致入微与别开生面,她用真挚的感情和精微的感觉,勾勒出了一个稍纵即逝但可触可摸的瞬间。

    二、灵活多变的修辞

    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兰质慧心的林徽因都能挥洒自如,灵感所至,字字珠玑。两行诗节,分别选取一连串的比喻,笑从如同露珠,如同花影的视觉渐次转入如同轻歌的听觉,凭借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笑不仅有了声响,而且具有了形状,从而给人以具体真切的感受。比喻既实而形象,又虚而飘逸,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想象。诗人所渲染的美,是一种纯粹的美、神圣的美,直达人的情感深处。

    同时,拟人也是林徽因喜欢运用的修辞手法。《笑》这首诗里,拟人的手法运用得娴熟自然:眼睛、口唇、鬈发、诗、画……都可以拟人化,而且用得巧妙形象,仿佛一个美丽多情的少女亭亭玉立于读者的跟前,梨涡浅笑着,灿烂着。

    三、严谨对称的结构

    诗如其人,林徽因的诗如同林徽因其人,不仅具有内在丰富的意蕴,而且拥有精巧对称的结构,堪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诗歌分两节,每节诗从长到短再到长,最后一句又略短,恰似一弯新月,柔美中透出别致;又如少女的柳眉,波折中别有风韵。两节诗使用完全相同的结构,构成一个严谨的大对称,参差中有整齐;第一节的第一行比第二节的第一行多一个字,整饬中略有变化。整首诗如同雨后妩媚的青山,赏心,悦目,俊朗,清新。

    这首诗是林徽因早期作品的艺术风格,语言玲珑剔透,带着些青草和阳光的气息,让人想到春天和露珠,透出美的芳馨。

    5、林微因诗集?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情愿 仍然 山中一个夏夜 激昂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深笑 记忆 题剔空菩提叶 黄昏过泰山 静坐 时间 哭三弟恒 展缓 八月的忧愁 雨后天 无题 秋天,这秋天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仍然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选自《新月诗选》(1931年9月)

    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1931年

    选自《新月》四卷七期(1933年6月)

    激昂

    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

    和从容,灵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

    来挥动思想的利剑,

    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

    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

    在月的寒光下闪映,

    喷吐冷激的辉艳;——斩,

    斩断这时间的缠绵,

    和猥琐网布的纠纷,

    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

    看一次你,纯美,

    你的裸露的庄严。

    …………

    然后踩登

    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

    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

    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

    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

    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

    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

    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

    永远膜拜,

    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5月,香山

    选自《北斗》创刊号(1931年9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1月5日)

    记忆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1936年2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22日)

    题剔空菩提叶

    认得这透明体,

    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

    消沉,慈净——

    那一天一闪冷焰,

    一叶无声的坠地,

    仅证明了智慧寂寞

    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

    昨天又昨天,美

    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

    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

    …………

    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1936年4月23日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5月17日)

    黄昏过泰山

    记得那天

    心同一条长河,

    让黄昏来临,

    月一片挂在胸襟。

    如同这青黛山,

    今天,

    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

    葱郁,

    不忘却晚霞,

    苍莽,

    却听脚下风起,

    来了夜——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7月19日)

    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936年冬11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1月31日)

    时间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

    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3月14日)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1934年,李庄

    选自《文学杂志》二卷十二期(1948年5月)

    展缓

    当所有的情感

    都并入一股哀怨

    如小河,大河,汇向着

    无边的大海,——不论

    怎么冲急,怎样盘旋,——

    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

    所做成的几处逆流,

    小小港湾,就如同

    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避开了主流;情绪的

    平波越出了悲愁。

    停吧,这奔驰的血液;

    它们不必全然

    都去造成眼泪。

    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

    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

    这所有,去建筑逻辑。

    把绝望的结论,稍稍

    迟缓;拖延时间,——

    拖延理智的判断,——

    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

    选自《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4日)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雨后天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象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

    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

    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

    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

    在这样的深秋里,

    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

    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

    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

    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这时候,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夜,这夜,这惨的变换!

    6、三毛,林徽因,张爱玲的哪些书值得一看?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我是在初中的时候与三毛“结识”。记得有一天同桌带来一本书,上自习课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我当时扫了一眼书名,《撒哈拉的故事》,难道是讲地理的?那有啥好看的?

    我同桌是一个男孩子,典型的不爱学习,上课睡觉是常态(过分的是他学习成绩超级好),职业是看小说,副业才是写作业。

    他看书很杂,什么都看,而我身为他的同桌的福利之一就是他会把他看完的书第一时间借给我。同桌很快就把这本《撒哈拉的故事》看完了,并问我要不要看。

    当时我摆了摆手,拒绝了,心想我们女孩子和你们男孩子可不一样,我对沙漠才没有兴趣呢。

    可是万事逃不过“真香定律”。

    有一天我实在是太无聊了,班里流传的言情小说我都看完了,就把同桌的《撒哈拉的故事》拿出来看了,然后就被三毛给圈粉了。

    没办法,三毛太洒脱了,她是那样的真性情。

    她会骗丈夫荷西说粉丝是 “雨”。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说猪肉干是喉片。

    “我鼻子不通,正好吃中药。”他早塞了一大把放在口中,我气极了,又不能叫他吐出来,只好不响了。“怪甜的,是什么?”我没好气地回答他:“喉片,给咳嗽的人顺喉头的。”“肉做的喉片?我是白痴啊?”第二天醒来,发觉他偷了大半瓶去送同事们吃,从那天起,只要是他同事,看见我都假装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

    会用红酒给母羊治病, 用指甲油给人补牙齿……

    张爱玲《金锁记》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评价“张爱玲是一个彻底的讽刺家,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诚宽厚的历史家”。

    而在《金锁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的冷漠的眼光和讽刺的微笑,看到曹七巧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最后的下场。

    人们常说张爱玲写的作品无关是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格局太小,登不上大雅之堂。可是,她就是凭借着这些文人墨客看不上的作品,在世人心中活成了永恒。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说起“民国才女”,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就是林徽因。

    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中曾写道:“她是那么渊博,不论谈论什么都有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独特的见解。一天林先生谈起苗族的服装艺术,从苗族的挑花团,谈到建筑的装饰花纹。她又介绍我国古代盛行的卷草花纹的产生、流传,指出中国的卷草花纹来源于印度,而印度的卷草花纹来源于亚历山大东征。她指着沙发上的那几块挑花土布说,这是她用高价向一位苗族姑娘买来的,那原来是要做嫁衣上的一对袖头和裤脚。”

    林徽因的作品,情感细腻,语言温柔,特别适合在日常闲暇的时光阅读呢!

    7、林徽因的这首《无题》真是有让人难以说尽的美与思,你认为这诗好在哪里?诗见问题描述?

    看到了林徽因这首小诗,感觉写的很纯美,因而也想对这首诗,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不想再去陈述林徽因的生平及情感路程,只想从这首《无题》的小诗中,读出诗人写这首诗时,所表达出的情感或情愫。那么,就请先读一下原诗作。

    这首诗,开句便言“什么时候再有…”,这就透露出了诗人对“曾经拥有”的美好情感的无限思念,同时从字行中这种美好情感已成昨日黄花,是不可能再有了。因为,一个女人最纯洁的爱恋,只有一次,这纯洁的初恋式的爱恋,随着大江东流去,是永远不会再有了,即便以后的爱再热烈,也决没有了那份最纯洁美好的情感。

    接着诗人展示了自己曾经爱的景象。“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里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这分明是在诉说,诗人与曾经拥有的纯洁爱恋对象,将爱之心却已沉浸在爱河之中,早已忘却周围的一切,感觉世界一片宁静,任心灵之爱随意溶入春风之中,两位恋人四目相对,注视着对方,或者在相拥而轻吻对方,这表达的是少女初吻时的无限美好的感觉。“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这里用了问号,说明恋人已完全沉醉于爱之中,这山这河分明是有,却又似无,这种境界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第二节,是对第一节的升华。“什么时候还是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这段是诗人心之声对曾经的纯洁爱恋的进一步呼唤,那时她与恋人沉醉于爱河之中,对未来充满爱的希望,那富于诗情的恋人用诗化的语言,在“她”的耳边轻轻诉说着爱的话语,这爱的话语就如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醒了少女爱的心田。此时恋人的心,仿佛登上高楼,登上云端,让那一声钟响启航她/他们爱的航程,也为此时爱奏鸣出一声高亢。

    诗的第三节,是对曾纯拥有的最纯洁的爱恋的无限思念,随着“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岁月;”那人,那钟声,那份爱之静,是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诗人心中希望这份纯洁之爱,再在心田中划下一道影,但诗人也言说了“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这说明诗人也无法再找寻回那份纯洁之恋,这里说的“怎样”,就已说明诗人对那份纯洁之恋只有美好的回忆,而现在中的“今天”,是不可能会再有的。

    大才女林徽因这首《无题》,可以肯定的说,是写给自己的初恋的,那么她的初恋是谁呢?有人说是徐志摩,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徐志摩认识林徽因时,已有妻室,这样一位曾经沧海的男人,又怎能给林徽因那份最纯洁最纯真的爱恋呢,徐志摩给林徽因的只能是热火般的诗人之情。那么林徽因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呢,我认为这首诗写给的即不是徐志摩,也不是金岳霖,也不是梁思成,而是少女时,共同启发了双方共同的初恋的一位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