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成语(为什么会出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一奇特的现象?)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为什么会出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一奇特的现象?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是一句成语;字面意思是上,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如果换另外一句成语,比如“鸠占鹊巢”“小人当道”也许更容易理解一些。
这种现象其实不难理解,也并非奇葩;因为历史是五颜六色的,政治光谱也是全色彩而不仅仅只是一两种颜色。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本当是“天子”,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但是,西晋有一个“喝肉汤”的皇帝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这不就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吗?
夸张一点,北宋的末代皇帝赵佶;虽说是一个优先的词人、画家、书法家;但是做皇帝却是相当失败的;明朝甚至还有“木匠皇帝”,这不也是鸠占鹊巢吧!?
美国现在混成了这个样子,川普总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政治经验,不懂得妥协就是政治的房地产商,毁掉了美国在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退群;这是不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呢?
历史的发展必然有自身的规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过历史人物的错位,带来的不是辉煌而是悲剧。
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含义是什么?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什么意思?答案:要醒。
从释迦牟尼佛开教以来,对弟子的教导就是坐如钟,走如风,睡如弓。
释迦牟尼佛开示的就是南传16观智,打坐的时候腰要直头要正,就像钟一样的如如不动。
我们汉传的用铜做了一个大钟,和尚每天早上每天晚上在那里敲钟,含义不同。
敲钟的时候,就要世人醒悟,不要行恶,多行善,不要死后落下地狱里面去。
到了后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似和尚得过且过,完全不顾来世的恶果报应。
到了现在就是你下面的文章,居士敲钟,到了现在寺庙商业化,居士给钱来,居士爱怎么敲就怎么敲了,已经越来越恶化了,把钟用来当玩的一个工具,完全失去了钟的含义。
现在多数的寺庙哪个居士来拜佛了,居士就敲钟,居士就是说我来拜佛了,越发方唐。
南无阿弥陀佛
3、钟成语有哪些?
声如洪钟、钟鸣鼎食、老态龙钟、一见钟情、钟灵毓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情有独钟、五鼎万钟、山林钟鼎、盗钟掩耳、钟漏并歇、毁钟为铎、山崩钟应、以莛撞钟、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胡肥钟瘦、击钟鼎食、钟室之祸、钟鸣漏尽、二缶钟惑、晨钟暮鼓、钟鼎之家、年老龙钟、黄钟毁弃、钟鼓馔玉、现钟不打、黄钟瓦缶、警钟长鸣龙钟老态、龙钟潦倒、黄钟瓦釜、尧舜千钟、黄钟大吕、钟仪楚奏、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以羽扣钟、声若洪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击鼓、钟鼎山林、击钟陈鼎、万钟之藏、钟鼓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