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史记中有哪些历史人物和事迹

《史记》在中国文学历史舞台占据重要地位,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明代方孝孺曾说《史记》“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遗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写此文目的,意在介绍每卷人物故事、体现的精神等,让大家对史记有所了解,也能在平时增加知识见博。

五帝本纪介绍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各个史书记载五帝版本不尽同)。

黄帝,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据说生下来就很神异(古代很多大人物出生时都要附上神异的现象,体现人物应天而生,君权神授),出生七十天内便可以开口讲话,长大后更加机敏。当时各个部落分地而居,神农氏子孙互相攻伐,神农氏统领没有能力征讨并约束他们,轩辕氏便起兵征讨,但其中蚩尤最为残暴有力,无人敢于抗衡。

炎帝这时又欺凌诸侯,于是诸侯都来归附轩辕氏,后来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双方多次交战,终于黄帝取胜。后再战蚩尤,名曰涿鹿之战,斩杀蚩尤,确立了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

黄帝开拓土地,迁移部落,设立军队、官职,进行祭祀,推算历数、推举贤良、顺应四时、播种百谷、驯化鸟兽。由于有土德的祥瑞,便被称为 “黄帝”。黄帝后来娶了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玄嚣和昌意,昌意生子高阳,即为颛顼(即黄帝孙子)。

颛顼旷达而有智慧,书中载“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砥属”这里是平定并归属的意思,颛顼帝也是通过一些战争手段让大家归属他,这里并没有详细记载。颛顼死后帝喾继任,这帝喾是上文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是黄帝的曾孙子。

帝喾即高辛,书中记载“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生下来就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放在现在有点吓人了),帝喾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行天下,抚教万民,四海臣服。帝喾之子放勋在其死后代首领位置。

放勋即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以亲九族。”由此可见尧的品德性情厚重、知识广博、德行深厚、能修己身。在尧的时期,推算并制定历法,对农事特别重视,定四时。尧曾经询问谁可以顺应天时继承他的位置,推荐了尧的嗣子(即指继承位置的嫡长子或者继承位置的近支兄弟、旁系的儿子)丹朱及共工都被直接否决,四方诸侯最终推荐虞舜。

尧直接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虞舜,去替他观察他的德行。尧老后,虞舜接替,虞舜通晓天文,顺应天时,向各方巡狩,划分天下,使用刑罚。

虞舜名重华,是黄帝儿子昌意的后代,从昌意到重华有七代了。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其父再娶生象,舜父亲很偏爱后娶的老婆,常想杀死舜(这父亲毒辣心肠)。舜总是躲避逃过,一有小错误,舜就受到惩罚,但舜的孝顺丝毫不变(德行深厚啊,临困苦磨难而不忘其本,又逃避躲过杀他的机会,真有智慧)。

舜二十岁时就以孝道闻名,尧妻二女,又派九个人帮他,其实就是暗中观察监督,发现他知礼仪不乱法、亲近随和而不傲慢、认真细致而不粗心。尧对考察结果很满意,就送了些贵重物品给舜,帮舜构筑仓禀,而其父趁着儿子在房顶的时间放火烧他,舜利用自己的机智得救;舜挖井时他父亲和弟弟竟然填土,将舜埋于地下,还好舜提前挖好了暗道,得以逃生,从此舜在侍奉父亲和爱护弟弟上就更加恭谨。

舜时任用十六族有品德才能的人治理天下、又任用大禹治理水患、后稷务于农桑、契负责五常教导、皋陶负责刑罚、垂统领天下工匠、又放逐“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四大凶人,天下再无大凶大恶之人。后虞舜去世于苍梧之野,是谓零陵。

黄帝至虞舜人物关系

从黄帝至虞舜皆同姓、出自一家,国号不同罢了。太史公游历南北,足迹东西,考史访古,认为史书记载他们的事物都不虚妄,搜集散佚成为首篇。读罢不难发现五帝皆以品行品德、才干居位,禅让虽为一家禅让,也以有才、德者居之,却不似后来父死子继。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368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