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大义灭亲的典故,大义灭亲的典故概括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 “何以得觐? "曰: “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猎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醋使其宰孺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醋,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

故事大意: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2112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