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如果说一代打工人有一代打工人的诗与远方,15年前是开家大冰的小屋2.0,10年前是当花店老板娘,5年前是开家入驻Airbnb民宿,今天是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

“独立咖啡馆主理人”是继“大厂人”,在小红书/小宇宙上第二受欢迎的身份。

社交平台上的”咖啡主理人”,像水深火热就业环境里的一股清流,大厂是他们洗不掉的伤痕,而咖啡馆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我们观察并采访了一些前大厂开咖啡的人,并总结了一个画像,每个打工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点影子。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  上午办离职手续,下午拿店面钥匙”是大厂人开店的魄力。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还没开始干就已经更新了28条笔记,从“裸辞倒计时”开始发,记录“  想开咖啡馆的第27天”,然后数据最好的一篇笔记标题通常是“年薪50万,我终于从大厂裸辞啦”。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店还没开,人就火了,是社交平台上咖啡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图源:电影《天使爱美丽》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有些会发条笔记征集“请问大家,应该给咖啡店起什么名字?”其实早就想好了(一般是英文的),就是想跟粉丝来个互动。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现在流行的话题是“挑战花X万开一家咖啡馆”,数额越小流量越多。我看过最小的数字是2500元开家咖啡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对咖啡馆向往的另一面,是对OKR的深恶痛绝。互联网人对大厂机制嗤之以鼻,但给咖啡店做宣传的时候其实对大厂爱得深沉,因为每次都会晒一下工牌。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大厂人开咖啡店自带资源,开业第一波捧场的大概率是同组的Laura、Cathy和Viki;然后手拿杯你免单的咖啡,发条朋友圈:有一个开咖啡店的前同事真好。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专业的咖啡人除了会经营小红书,一般也会在小宇宙开个播客或者去其他播客当嘉宾,讨论的话题里必有“精神内耗”和“松弛感”。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不想卖咖啡的大厂人不是好的小红书博主。今日营收25,没关系可以把快倒闭干不下去的小店包装成“养成系咖啡馆”,也可以号召粉丝搞众筹,都是精神股东。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不一定懂咖啡,但会做vlog、plog、blog是咖啡人的必备技能。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咖啡店分成ins风、清新度假风以及黑金风,好咖啡店的标准之一是“能出片”。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但现在最时髦的还是“露营风”,门口一定有在海鲜市场上淘的开营地倒闭了甩卖的整套露营椅和蛋卷桌,店里还有一只橘猫或者一只柴犬。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图源:微博@山新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大厂人会把咖啡新品命名为:柠说的都对柠檬特调、焦头烂额焦糖拿铁,以及“你美式吧?”,或者干脆把咖啡店起名996。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不只卖咖啡,通常会搭配着贝果。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咖啡人不走寻常路,主要是这个行业太卷所以得出奇制胜。你能看见:社恐友好咖啡店、宠物友好咖啡店、潮牌+咖啡店以及一家可以理发的咖啡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图源:韩剧《咖啡王子一号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咖啡人通常也能发展成“时尚博主”,一般会有个人小号晒穿搭挂小黄车顺便带带货。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倒闭的时候一点也不伤心难过,会发一条标题为“我们的咖啡店终于倒闭啦”的笔记,配上一张在咖啡店里的照片,笑容灿烂。然后顺势切换赛道“分享大厂人创业避坑指南”、“一个月赔了50w,我是怎么做到的?”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一般35岁左右,要么是自己职业道路的到了终点,要么是厂子到了终点。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发现原来大厂待久了和回老家做公务员殊途同归:“一眼就能看到头”。于是选择开咖啡店,要说没点浪漫情怀不可能,但主要还是想创业走上人生巅峰。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了,毕竟标杆M stand 刚拿了融资,创始人曾经在腾讯做过广告项目负责人。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大厂人开店做自媒体,其实身份都是“职场博主”。大厂人嘛,什么都能做成职场博主。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大厂人开店的首要优势是“干货多”。反正顾客经常是前同事、前同行,几个关键词就足够构建联结、产生共鸣,聊天内容还能作为素材,更新今日份职场人观察,总结三点 takeaway。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干咖啡996很正常,但在厂子里早就锻炼出超强抗压能力和超长待机时间。咖啡店的客流有很强的时段性,客人扎堆来的时候手忙脚乱,没客人的时候闲得心慌,毕竟客人大部分还在职,也不是啥时候都能坐下聊天。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大厂996做的事偏虚,咖啡人的996比较实。早上十点开门,到晚上九点打烊,一天的KPI包括出品、服务、打扫、研发、盘货,以及剪视频编辑小红书。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劳动很快会变成重复性的,站在吧台后一恍神就像只是换了个格子间。比如洗杯子,洗大量的杯子,杭州 Pusu Coffee 的主理人说,光是洗杯子可能就足以消磨热爱、打破幻想。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但和以前的工作比,她感觉还是开店比较岁月静好——毕竟没有同事总要找你“拉个会对齐一下”。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被裁拿到的N+1可以理解为大厂给的天使基金,从租门店、买设备,到搞装修、定基调,再到打造具有专业性的品牌形象,每件事拆开来都是成本。而且大概率会打水漂。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但必须得认清一个现实,小咖啡店最多每天50杯,平均20一杯,一个月流水3w,除去租金材料成本,最多剩1w左右,这钱真不如大厂打工。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除了经济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学知识,毕竟要“懂”咖啡,需要对原料、产地、设备、技术如数家珍——至少得能唬住顾客。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不是每个开店的人都精通做咖啡,开店前“临时抱佛脚”、开店后“实践中学习”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上班买咖啡找同事拼单,开咖啡店找同行拼单。咖啡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在上海经营“日斤百安”咖啡馆的晕晕,找到了一个节省原料成本的新方法,那就跟同样是个体户的店主拼单。她前天刚和对街另一家刚起步的小店拼了一箱冰博克。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咖啡店太卷了,没点特色真的过目就忘,给自己的店找特色是主理人的一大课题,“互联网人离职开店”这个标签最好用。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这年头咖啡店里没几个“特调”总觉得底气不够足,特调多了,成本就控不住。奇葩口味卷得厉害,“开心果特调”得用开心果奶油酱,“青梅特调”需要“翠梅”。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尽管想做专业咖啡内容/正能量职场博主/松弛氛围感vlogger,但开店的大厂人有时候也忍不住在小红书上发发牢骚,说营业额低,或储备量少,甚至给自己冠一个“XX路最惨咖啡馆”的名头,反而能吸引一些人到店消费。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想开咖啡店的人越来越多,教开咖啡店的人自然也就与日俱增,“成本3万,月入5万开咖啡店”攻略相当火,前大厂人表示,今天如果谁还认为开咖啡馆是一门低成本、低门槛生意,“那其实会很快被市场反教育”。

因为你的同行大部分可能是体验生活“开个店玩玩”的富二代。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在小红书晒自己开的咖啡店,是被裁大厂白领的标配吗?

有时候开咖啡店的目的真正目的是“拍段视频”,甚至不用自己开,直接盘一家。毕竟现在倒闭等接盘的咖啡店那么多。

窄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的14个月里,中国咖啡市场新开店数5.6万家,总店数达到了13.7万家。据咖门发布的《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2020年到2022年,全国18个主流城市的咖啡馆数量连续3年逐年递增。而瑞幸,已经开出了一万家门店。

高速膨胀的拥挤赛道,既让人望而生畏,又似乎暗示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人说用极低成本就能开家月入几万的咖啡店,“只要你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也有人说独立咖啡店和花店、书店一样,“如果家底不够厚,不建议来卷”。

乌托邦能照进现实吗?或许就像 Pusu Coffee 主理人所说,这终究是门生意,而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岁月静好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是压力”。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8005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