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作为一部老牌的恐怖悬疑电影,《致命ID》中那个伫立在广袤的荒原中的破旧汽车旅馆,以及片尾的小男孩,都称得上是童年阴影。今天我们就来借这部影片,来一起了解拉康的理论。

电影开头为我们交代了背景, 精神病医生正在与精神病人(杀人犯)交谈,精神病人的母亲是个妓女,但很快,镜头就切换到另一个跟旅馆相关的场景,叙事围绕这条线开展:最初让大家聚到这个与世隔离的汽车旅馆的始作俑者,就是一个年轻的妓女(代表年轻时作为妓女的母亲), 名叫帕瑞斯·内华达。她开车时车子熄火,走路时高跟鞋坏了,于是她就地将其丢弃,这直接导致另一辆经过的汽车爆胎。车上的一家三口——艾莉丝和丈夫乔治、儿子提姆西下来检查时,妈妈艾莉丝被送女影星卡洛琳·苏珊的私家车撞到,女明星让司机(原为警察)逃逸以便赶去片场,但司机拒绝了,他选择跟随乔治一家开车前往医院救人。

在驾车去找医生的途中,司机遇见了车熄火的妓女。妓女向司机求助,两人同乘后,司机的车也陷入路边水坑,两人又向黄发夫妻求助。但此时前方道路已走不通,于是这6个人都驾车来到汽车旅馆,汽车旅馆的老板拉里·华盛顿接待了他们,但是他举止异常,似乎藏着很多秘密。

这个旅馆中已经住着一对新人夫妻, 不久,又有一个警察押着一个犯人开车到来。电影发展至此,11个人到齐了。

在这个漆黑的夜晚,这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一场肆虐的暴风雨将这座汽车旅馆与外界完全隔离,道路不通,通信中断。11个此前相互之间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汽车旅馆中,惊悚的序幕就此拉开。

随着电影的展开,旅馆里发生了各种惊悚的杀人事件,但观众最终发现,原来这些只是电影开头被医生开车送走的精神病人(下文称为“胖子”)的人格分裂的经历而已。每个形象和每个名字,都代表他过去经历中自己的某个部分,或者母亲的某个特征。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随着真相被揭开,观众会了解到医生们正在对胖子进行药物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胖子的所有人格都会出现并产生冲突。但幻境中产生的杀戮使得多重人格减少,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影片中发生的种种,其实都是胖子精神世界里的屠杀。

第一个死的是女明星。她趾高气扬,要住最好的房间。这代表的是胖子人格中的母亲势利、傲慢的部分人格。

第二个和第六个分别是新婚的丈夫和妻子。妻子怀疑丈夫出轨,假装怀孕欺骗丈夫。这代表的是胖子父母之间的不和与争执。

第三个是警车押来的罪犯, 代表的是胖子外在体现的恶的那一面。

第四个是父亲乔治。父亲为救自己的孩子提姆西而被车撞死,是胖子想象的慈爱的父亲形象。

第五个是母亲艾莉丝。这个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在影片一开头被车撞到,她是胖子渴望的美好的母亲形象。

第七个是旅馆老板拉里。老板贪财,但是为了保护妓女,也能作为一个男人挺身而出。有镜头显示,他曾匆忙将旅馆老板真实的照片藏在抽屉里,这表明他根本不是真正的旅馆老板,真正的老板已死。拉里非常贪财,是个小人,女明星死后,他偷了对方的钱包。

第八和第九个人是同时死的——司机与押犯人的警察同归于尽。司机是善人格里面最强大的,也是胖子最想成为的人格类型。

司机死之前,发现11个人身份证上的生日都是同一天,这时观众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胖子的幻境。

最后一个死的是好心带着提姆西逃出去的妓女, 她死于提姆西之手。

这11个人物都是电影开头的胖子分裂的人格,所有场景都是胖子在去监狱途中由于服了药物而出现的幻觉。在这个故事中,涉及主角胖子内在不同时期的自我形象和父母形象的分裂,对应不同的身份。胖子幼年时经常被家暴,留下心理阴影,导致了他的精神分裂,也就是多重人格。他们应该都是胖子早年遭遇的不同时期的记忆的具象化。

通过电影给出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精神病人早年事件的,有如下几个:新婚燕尔却矛盾重重的年轻父母、妓女母亲、傲慢的明星母亲、保护孩子的慈父和慈母,以及由此带来的自己固化的邪恶儿童期人格(提姆西)。

我们在可以通过下图,来说明在理想自我上方“母亲带入的符号位置”的意义。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这里实际代表着早年照料者的母亲,通过话语来给主体引入多种符号我身份(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等)的过程。

在《致命ID》中,母亲作为妓女、说谎者,本身属于社会边缘的坏身份。她导致家庭离异,无法给她的孩子带来安全感(比如狼孩这一著名案例),因此,跟她相关的符号我的部分也是破碎的,这导致了孩子身份的分裂。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母亲的角色对于幼儿的自我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并非一个天生的精神机构。脱离社会的孩童难以正确认知自我,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建构而来的?在人格的发展中,边界如何确立?在拉康的理论中,“镜子阶段”理论解释了这一点。

6~18个月大的孩子在镜子面前时, 刚开始会把镜中自己的影像指认为另外一个孩子,这时孩子还无法辨识自己的镜中像。随着长大,他认出了自己镜中的形象:“那就是我!”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狂喜。

在拉康看来,镜前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双重的错误识别:当他把自己的镜中像指认为另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将“自我”指认成“他人”;而当他将镜中像认作自己时,他又将光影的幻象当成了真实——混淆了真实与虚构,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身的迷恋。这就是镜子阶段的基本理论。

不过, 这里短短的描述无法帮助我们厘清这个阶段对拉康所谓的人类主体想象界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章下文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围绕这几句话展开。

如同这篇论文的名字《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所显示的,拉康认为,镜子阶段牵涉到的首先是关于符号身份的“我”的功能。

他写道:“一个尚处于婴儿时刻的儿童……这在我们看来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了符号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式。之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再之后,语言才给我重建起在普遍性中的主体功能。”所以,镜子本身提供了符号性的“我”的身份的基础,随后在和他人的认同过程中,这个主语的“我”才客观化,也就是作为我的对象的自我产生出来。这个过程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首先需要看到, 拉康明显区分出了作为符号身份的“我”, 以及在与他人认同的辩证关系中的客观化的“自我”。然而,自我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直处于辩证关系中,并且从未建构出一个封闭的自我,这个自我总在和他人的异化关系中重构着。为了说明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一般把镜子阶段分为三个时刻,每个时刻都涉及想象界精神机构的构成。

镜子阶段的第一个时刻清楚地揭示了儿童对想象世界中的各种形象的服从,也就是说,儿童的反应表明,他认为镜子所呈现的形象是真实的,或者至少是另一个人的形象。

此后进入第二个时刻,儿童不再将这个形象视为真实的对象,他不会试图抓住被认为是隐藏在镜子后面的另一个儿童。这就构成了认同过程中的决定性步骤:儿童发现镜子里的形象不是真实存在的个体,而只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而且,儿童的行为总体上表明他现在知道如何区分他者的形象和他者的现实。

不过需要了解的是,直到第二个时刻为止,儿童的反应和黑猩猩幼崽的反应没有什么不同,除了黑猩猩要更慢一点。

随后就进入第三个时刻。人类的孩子开始和黑猩猩不同,他会认出这个镜中的虚幻形象是他自己的形象。这确实是一个认同的过程,是对主体身份的逐步征服。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对于拉康而言,如果事先没有符号身份的“我”,那么人类的孩子也会同动物一样,无法将镜像当成自己的,并且认为是自我的形象,也因此无法将镜子中的身体形象客体化为自我。

所以,正是这个时刻促成了前两个时刻之间的辩证关系,即镜像到底是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一方面,在第三个时刻,儿童确信镜面反射的是一个形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确信这个形象就是他自己。另一方面,在重新认识镜中形象的过程中,他能够将无法掌控的、分散的甚至支离破碎的身体感觉和运动觉,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他自己身体的再现。

因此,身体形象是主体身份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因为正是通过这个形象,他获得了他的原初认同,形成了自我的原型(Urbild)。

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动物(包括黑猩猩)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自己的形象,在镜子阶段的第二时刻,前文提到的互易主义现象出现了,这一时刻,孩子能区分现实和形象,但是其他孩子的形象却会被当成是镜子中的自己的形象,这说明自我源自外部他者的形象。第三个时刻,镜子阶段完成,自我的原型建立起来。

因此,拉康经常在提到自我建构这个问题时引用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的诗句“我是个他者”。

本文整理节选自《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作者王润晨曦、张涛、陈劲骁。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 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 

王润晨曦 张涛 陈劲骁 著 

蓝狮子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破碎的镜子:从《致命ID》看拉康

【内容简介】

如今我们很难想象,当年拉康教学现场的盛况:你必须提前几个小时到那里,否则就根本找 不到座位。演讲厅很快爆满。精神分析家、未来的教授、演员、作家……他们起初只是好奇, 但很快被征服了。地面上布满了卡式录音机的电线,人们开心地被缠着脚……

在 1966 年的法国,拉康已是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家与哲学家,他被奉为结构主义四巨头之 一,与米歇尔·福柯齐名。他的思想波及深远,不仅启蒙了雅克·阿兰米勒、齐泽克在内的 数代分析家与学者,还广泛地影响了文学、电影、性别理论等领域。

在拉康的课堂上,他不会用“阴茎嫉羡”来形容女性学员的野心和抱负,也从不认为成为 母亲是每个女人命定的安排。他认为精神分析的重点在于让一位女性明确自己的欲望,从而 在是否生育这一问题上获得选择的自由。

他教人们直视欲望。他说欲望是请求减去需要的剩余。要忍受关系中另一方的不满足。因 为当需求被无条件满足时,欲望便被杀死了,而不再有任何欲望的空间,终将导致一段的关 系的艰难。

他观察到幼年时的照料者如镜子一般映射出我们的自我形象,照料者的混乱与爱的匮乏, 会导致一个人在自我认知上的紊乱和自我发展的困难。

镜子、父亲、女人、疯子这四个关键词,分别对应了拉康的想象界、符号界、实在界,以及 他晚年对症状的重新理解。作者拆解了拉康庞大复杂的思想体系,以通俗化的解读,借拉康 之口回答了自我、欲望、女性、疯子与正常人之间的界限等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闪亮其间的观点,让读者领略到这位教学领先于时代的心理学家,其思想经久不衰的魅力。 正如分析家艾斯黛拉·索拉诺回忆起她当年不远万里来到巴黎与拉康会见的情景:他已经是 一个老人了,不知道会活多久,虽然我知道不该当着他的面这么说,但重点是我和他说,他 的作品将是不朽的。

【作者简介】

王润晨曦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成员,拉康派个人执业分析家,巴黎西岱大学(原巴黎第七大学) 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 参与编写《生就言在: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精神分析思想导论》,译有《拉康》《白熊实验》 等多部作品。

张涛

拉康派个人执业分析家,于拉康曾任教的巴黎第八大学取得精神分析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精神分析家,四川心理咨询师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精神分析行知学 派(EPS)理事,公众号“无意识研究”主理人。 曾参与写作巴黎第七、第八大学教授的精神分析著作《双语使用者的临床与喜剧》《在 21 世纪阅读拉康》。代表译作有荣格的《红书》、潘科夫的《精神病动力结构化治疗》。

陈劲骁

巴黎西岱大学(原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现为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 研究院讲师,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拉康学组成员,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教学组成 员,公众号“对话精神分析”、“癔托邦”主理人。 留法期间,曾为法国医学与社会心理中心(CPMS)、法国心理教学医疗中心(CMPP)实 习医师。代表作有《精神病的模糊性》(L’ambiguïté de la psychose,2022 年于法国出版)、 《生就言在: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精神分析思想导论》。另有多篇论文被教育部重点课题攻 关项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332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