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部编版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一 判断对错。
1《乡下人家》一文通过写乡下人家的生活,表现了其对乡下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2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散文,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桃花水的美,表达了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选择题
1 《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 )。
A. 题目

B. 词牌名

C.曲调

D. 主题

2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明天我们去参观博物馆,上午八点在学校北门集合。”小军回家告诉爸爸,他们班明天不上课,去参观博物馆,在学校集合。小军转述这件事时,犯了什么错误呢?( )
A.人称没有转换。

B. 语气不正确。
C.遗漏重要信息。

D. 没有模拟情境。

3 下面四句话,按表达的语气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B)
①四年级(3)班的学生都拥护班长的决定。(肯定)
②四年级(3)班的学生怎能不拥护班长的决定呢?(反问)
③四年级(3)班的学生不反对拥护班长的决定(否定)
④四年级(3)班的学生没有不拥护班长的决定的。(双重否定)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由强到弱:反问→双重否定→肯定→否定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4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卜算子·咏梅》一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
B,《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词中,“阴”指树荫。
C《天窗》一文是茅盾童年时写的一篇关于下雨天和夜晚的趣事的文章。
D.《三月桃花水》中把春水叫“桃花水”,表达出作者对春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诗词。
1.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4.在冰雪中俏丽开放的梅花,不是为了独占春光,只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 ),( )”;;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 )”; “( )”写出了儿童焦急地四处搜寻的状态,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的诗句是“( ),( )”。

3 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儿童生活场景的诗词,如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追蝴蝶的两句是“( ),(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 ),( )”两句将儿童顽皮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

4 毛泽东在诗词中描写了梅花傲雪的风姿:风雨送春归,( ),( ),犹有花枝俏。

5 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是这样描写三个孩子活动情况的:大儿( ),中儿( ),最喜( ),( );宋代诗人杨万里是这样描写孩子们追赶黄蝶的:( ),( );《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傲雪绽放的美丽身姿的句子是:( ),( )。

6.《乡下人家》一文,作者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乡村景致,试着为它们配图,分别是( ),( ),( ),( ),( ),( )。

7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那样安逸恬静,当看到儿童在田间追逐着蝴蝶时,诗人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 )。”当看到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画面时,诗人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 )”;当看到大儿、中儿、小儿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时,诗人写道:“( ),( ),溪头卧剥莲蓬。”

8 看到梅花迎雪绽放、冰清玉洁的姿态:我不禁想到了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 ),犹有花枝俏。”这一句用严寒的冰雪环境衬托了风骨铮铮的梅花。

9《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杨万里,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诗句中的“( )”三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却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 )。

10《卜算子·咏梅》是一首词,词牌名是“( ) ”。这首词歌颂了梅花( )的品格。

11《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 。这首词中有一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小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态度的欣赏之情。这个词语是:( )。

1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 )。词中通过描写(茅屋、小溪、青草和翁媪、三个儿子)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乡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赞美乡村生活 )的思想感情。

13.《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自家的那一方( 天窗) 观看屋子 (外面的世界) ,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 的强烈愿望。

14.《 三月桃花水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 (乡村春水图),文章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来描写(河流苏醒)和(桃花盛开)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宿新市徐公店》是什么 ( )朝诗人( )写的。其中“( ),( )”描写了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16.“梅子( ),( )”写出了初夏时节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17“已是 ( ),( )”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18

(1)待到山花烂漫时,( )。

(2)( ),中儿正织鸡笼。

19 在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江南初夏风光:“( ),( )。”

20 “儿童急走追黄蝶,( )”出自宋代诗人( )的
《( )》。其中“急走”的意思是( ),“追”的意思是( ),这两个词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五、口语交际。
1 班主任王老师打算周日下午两点带领同学们去郊外踏青,要求同学们自备饮用水、食物和垃圾袋。李明今天因病请假了,请你把王老师的通知转告给她。

2 明天,你们班要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扮演小动物的同学要八点前到校,统一化妆。且这些同学每人必须有一个家长来校协助。其他同学在家自己化妆,九点前到校。如果家长要到校观看表演,须提前联系班主任。

3.四年级(1)班美术老师通知班上的同学,明天下午,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状状今天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元元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他,元元见到他该怎样说?

元元来到状状家,对他说:“ 状状,明天下午,我们班将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美术老师要求我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你把东西都准备好,千万别忘了!”

(注意:别漏了提示语和引号。)

4.请将下面的“通知”转述给你的家长听。

通 知

学校将于11月11日上午8:30,在学校礼堂召开四年级全体学生家长会。请同学们放学后转告家长,届时准时参加。

xx小学

xx年11月8日

你回到家转述给你的家长: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2860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