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故事,徐志摩和陆小曼真实照片

徐志摩和陆小曼

民国泱泱多少风流事,这其中,总有徐志摩的一席之地。似乎沾着个风流的名头,才子才称得上是才子。

但再多的才华,也抵不过命运的翻覆,1931年,年仅35岁的徐志摩搭乘飞机北上,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

他的妻子,同是民国风云人物的陆小曼,在给徐志摩的挽联中写道: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足以可见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深情与怀念,但没过多久,陆小曼却和另外一个男人同居了。

陆小曼

没有突如其来的爱情,一切都有迹可循。了解陆小曼生平的人,应当对这种发展不足为奇,因为这已经不是陆小曼第一次做出荒唐事了。

她和翁瑞午的同居,不过是她和徐志摩故事的历史重演而已。

陆小曼与徐志摩相识时,她有丈夫王庚,而徐志摩也有结发妻子张幼仪,双方均是家长指婚。

在此之前,徐志摩已经和林徽因闹出了一段沸沸扬扬的恋爱传闻。在他诗中的康桥,爱恋着他理想中的林徽因。

林徽因

在林徽因及时止住感情的发展,理智回国与梁思成结婚后。浪漫诗人徐志摩在与好友王庚的一次聚会中,又疯狂地爱上了好友的夫人陆小曼。

徐志摩没有变过,但林徽因却变成了陆小曼,陆小曼和林徽因不同,她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是北京社交界有名的交际花。

徐志摩可以爱林徽因,可以爱陆小曼,却永远不爱自己的乡下妻子张幼仪。

大概是因为受西方教育熏陶的他,一直追求理想主义和婚姻自由。而这也对上了陆小曼的胃口。

陆小曼

陆小曼的一生也在追求自由,从学校毕业之后,年仅19岁的她,就被家里安排和陆军中将王庚结婚了。

陆小曼兴趣爱好广泛,钢琴弹得好,又擅长绘画。天文地理科学戏曲均有涉猎,再加之容貌出众,之前担任的更是外交翻译这样的职业。

让陆小曼在家相夫教子,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板正严肃的军官王庚,解不了陆小曼的风情。

新婚的激情逐渐散去之后,陆小曼便对这段感情厌倦了。结婚的第三年,王庚被调任到哈尔滨任警察局局长。

在哈尔滨住不习惯的陆小曼留在了北京,两地分居,更无法沟通感情。本就由父母之命牵扯到一起的两个人,彻底冷淡了下来。

陆小曼

王庚一心扑在了自己的事业上,对陆小曼也疏于照顾。一心向往社交的陆小曼,总是央着王庚一起出去玩。

公务繁忙的王庚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诗人好友徐志摩,想着也许两人能聊得来,于是干脆直接请求徐志摩来陪伴自己的夫人陆小曼。

本来一切的开始是出于好心,但人的感情是最不可控的,尤其是才子佳人的七窍玲珑心。

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归国诗人,一个是才情横溢的美貌交际花。本就不受世俗拘束的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

而陆小曼因婚姻生活而孤寂的心灵,无法招架徐志摩浓烈炽热的爱意,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同年,徐志摩就与刚产子的发妻张幼仪离婚了。

徐志摩和张幼仪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高调恋爱,几乎成了圈子里的共识,只是谁都没有选择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大家都期盼他们只是年少冲动,最终会归于平静。但见识过风光霁月的徐志摩,陆小曼又怎么会再甘心待在无趣板正的王庚身边。

陆小曼一边痛苦于和徐志摩“相识在不该相识的时候”,一边对王庚也失去了耐心,矛盾日益增多。

冲突积累到1925年,两人爆发了一次巨大的争执,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恋情也被王庚知晓。

王庚没有阻拦,也没有怪罪二人,没有爱情的婚姻不值得挽救,他痛快地同意了陆小曼的离婚请求。

徐志摩

然而世事弄人,离婚后本以为可以和徐志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陆小曼,却突然发现自己怀了王庚的孩子。

为了徐志摩的爱情,陆小曼选择了流产,但当时的医疗技术有限,再加上陆小曼自己的身体问题,手术并不是很成功。

孩子是流掉了,但是陆小曼的身体也垮了,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后遗症,且一生都无法再生育。这一毛病,也成了日后的隐患。

不仅如此,无论是陆小曼还是徐志摩,双方的家长都不同意这桩婚事。

陆小曼

王庚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西点军校攻读军事,现任军队高级军官。是陆小曼父母千挑万选的乘龙快婿。

但换了徐志摩,职位上和王庚已经是千差万别,又风流花名在外,这一下子的落差,实在让陆小曼的母亲难以接受。

徐志摩这边父母更是传统,本就属意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当初徐志摩痴迷林徽因,怠慢张幼仪时,二老心中就已经不快。

如今要和陆小曼这样整日沉迷玩乐的交际花在一起,是在挑战徐父的底线。

而且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相爱,违反社会道德,面对两人的荒唐行径,连亲朋好友们,都十分不支持。

徐志摩和陆小曼

尽管如此,作为已经被爱情蒙蔽双眼的成年人,什么都无法阻止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一起。两人于1926年在北海公园,高调完婚了。

婚礼上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两人请了维新派代表梁启超来证婚,本想借此表达对封建礼教的反对。

但梁启超本就看不惯两人的风流韵事,念证婚词的时候,内容更是让一对新人尴尬不已。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徐志摩

不论如何,梁启超有一个愿望还是实现了的,这确实是两人最后一次结婚。但前面的祝愿,现在看来,似乎都没有实现。

两人婚后就南下,搬回了上海。过了一段神仙眷侣的日子。没有军官丈夫的管教,陆小曼的生活愈发肆无忌惮了起来。

更何况,上海本就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陆小曼每日中午才醒来。醒来便是作画、写信、会客,到了晚上则跳舞、打牌、听戏。

陆小曼的慵懒和贪玩,如果是作为红颜知己,徐志摩无疑是乐意的。灯红酒绿,霓虹舞曲,好不快活。

徐志摩和陆小曼

但是作为丈夫,要支付陆小曼的一切开销,徐志摩就坐不住了。彼时因为父亲对陆小曼的不满,已经断绝了他们的一切经济援助。

徐志摩不得不旁敲侧击地提醒陆小曼要注意节制,但收效甚微。

为了支付二人的开销,徐志摩在多所学校兼职讲课,课余时间就写稿赚钱。后来应胡适的邀请,徐志摩去了北京大学任教来补贴家用。

徐志摩邀请陆小曼一起去北京定居,而此时,过惯了闲散生活陆小曼已经离不开纸醉金迷的上海。

不得已,徐志摩只能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奔波。饶是如此,为了让陆小曼开心,徐志摩竟无一句怨言。

徐志摩

陆小曼因为流产落下的病根,时常会痛苦不堪。徐志摩还请来了自己的好友,已经结婚且拥有一手推拿绝技的翁瑞午。

请他为陆小曼调理身体,顺便在自己忙于工作的时候,照顾一下自己的妻子。

相似的故事,酿成了相似的结局。陆小曼或许是真的很爱徐志摩,但是同样招架不住翁瑞午的细心照料。

翁瑞午的推拿技巧确实很高超,每次推拿完,陆小曼都感觉身体的痛楚减轻了许多。在这衣衫半解,手抚柔肤之下,翁瑞午的心动了。

陆小曼

他知道自己的推拿只是治标,无法治本。为了缓解陆小曼的痛苦,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翁瑞午向陆小曼推荐了鸦片。

起初陆小曼还是抗拒的,大骂翁瑞午害人。但看翁瑞午一直在抽,似乎也没什么事,而且病痛确实折磨的她太难受。

于是本就好奇心浓重的陆小曼,还是迈出了那一步,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鸦片中含有的镇定成分,确实减轻了陆小曼的痛苦。

陆小曼沉迷于鸦片带来的短暂麻醉,她常常和翁瑞午两人在客厅的榻上吞云吐雾。

陆小曼

但是鸦片这个东西一旦染上,就难以离开,就像她同样也无法再离开给她供给鸦片的翁瑞午了。

染上鸦片的陆小曼,让她和徐志摩之间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为了挣钱,徐志摩出差的频率开始增多。

而每次徐志摩离开后,翁瑞午就会受徐志摩的嘱托好好照顾陆小曼,两人就这样隐秘而堕落地相处着。

直到徐志摩去世之前,还再一次叮嘱了翁瑞午。却不曾想,在这次出差中,徐志摩再也没回来,他乘坐的飞机因大雾弥漫触山了。

徐志摩

失去庇佑的陆小曼一下子暴露在了天光之下。

这一次永别,跟王庚那次却略有不同。陆小曼满心都是失去徐志摩的痛楚,连郁达夫都觉得难以描绘她的悲伤。

徐志摩的遗体运回上海后,他的身边只有一件遗物,那是一幅山水长卷,陆小曼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己1931年在长春作的。

徐志摩竟然将它带在了身边,这一点让陆小曼更加情难自禁,忆起往日与徐志摩的种种快乐时光,她明白这半生,最爱的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和陆小曼

因为觉得是自己贪图享乐害徐志摩失去了他的性命,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也不再出去交际了,默默承受着世人对她的批评指责。

失去徐志摩的悲伤和身体疾病的双重痛苦下,陆小曼对于鸦片更加依赖。但没有了徐志摩,陆小曼也失去了经济来源。

这时候,陪在她身边的是翁瑞午,重演的历史中,男主角的性格也是完全变了样子。

翁瑞午并没有因为陆小曼恢复了单身的身份,就和自己的发妻离婚。与陆小曼在一起。

对于发妻和陆小曼,翁瑞午同样用心照料着。陆小曼的一切生活开支都由翁瑞午承担。为了照顾陆小曼,翁瑞午和她开始了同居生活。

陆小曼

但同时供养着两个家庭,陆小曼又染上鸦片恶习,连大诗人徐志摩都要做多份兼职才能勉强维持,收入微薄的翁瑞午根本无法养得起。

但不这样,也许他这一辈子,都无法亲近陆小曼这样的美貌才女。为了维持跟陆小曼的关系,翁瑞午选择变卖了家产,供陆小曼吸食鸦片。

直到1953年,翁瑞午的发妻病逝了。他才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宣布同社交名媛陆小曼在一起这件事。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谴责两人的不道德行为。翁瑞午更是被冠上“朋友妻不可欺”的骂名,他都独自扛下了。

徐志摩

对于陆小曼选择的生活,她的朋友无法忍受,她本是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可以不用过这样堕落低迷的生活。

朋友纷纷劝她断绝跟翁瑞午的关系,其中胡适更是提出只要她同翁瑞午断绝关系,以后一切由他负责。

但受翁瑞午多年照料的陆小曼,已经无法抛弃这个全心全意为他付出的男子。

她对人说:“瑞午虽贫困已极,但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二十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呢?”

于是她委婉拒绝了所有好友的帮助。后期,翁瑞午生了很严重的肺病,也是陆小曼照顾着他。

在这样的贫困交加的环境下,陆小曼和翁瑞午同居了整整30年。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

陆小曼和翁瑞午

翁瑞午是真心诚意地爱着陆小曼,为陆小曼扛下了一切,在临死之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将来可以与陆小曼合葬在一起。

但陆小曼不爱翁瑞午,她和翁瑞午之间只有陪伴和依赖的感情。陆小曼这一生,只想跟徐志摩合葬。

可惜,两人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徐志摩的家人并不同意将陆小曼和徐志摩安葬在一起。

毕竟是陆小曼的奢靡生活,害死了徐志摩。徐志摩死后,她又不甘寂寞的和翁瑞午同居。这样的陆小曼是不能够和徐志摩合葬的。

风烛残年的陆小曼在徐家人拒绝和徐志摩合葬的请求后,只能一个人孤独地走上了死亡的道路。

长期吸食鸦片导致陆小曼的牙齿都掉光了,过分堕落的生活,也让朋友们纷纷远离了她。

陆小曼

1965年,陆小曼在贫困潦倒中离开了人世,她的骨灰在火化之后依旧没人认领,以至于最后丢失了。

在她去世20年后,时过境迁,她的侄女,才为她立了一个衣冠冢。

而她和徐志摩、翁瑞午的感情纠葛,也在和平年代里,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外人,很难去评判这样追求“自由”是对是错。他们或许有着那个时代下冲破封建的新兴思想。

但是万事过犹不及,因为长久的压抑,导致追求自由的时候,过分“不拘小节”。

于他们本身而言,或许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们做到了对爱情的绝对忠诚。

但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只有一个身份。对于妻子丈夫儿女,他们并没有尽到自己另外一个身份的责任,最后只能草草收场,成了看客的笑谈。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222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