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廉颇故事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招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官令繆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一跃成为赵国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却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之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轿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就是敬仰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却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颇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即是秦王厉害,我都敢在朝廷之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颇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颇将军共同辅佐大王。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事情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是放弃西瓜捡芝麻,还是丢掉芝麻捡西瓜,这既可能涉及自身利益,又可能涉及他人及整体大局的利益。所以,在这种取舍两难的选择之间,就应该掂量一下事情的分量,尽量采取舍小取大、弃轻取重的处理原则。这样虽然丢掉了小利,但所换取的可能就是大利或大义。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97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