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求财感应实录,地藏经发财感应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千万别跟傻狍子讲道理,除非你想把自己的智商拉到跟他同一个水平线。孙师傅亦深以为然,列为人生之圭旨。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阻挡不了一颗注定被割的韭菜。

迷信分子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迷信不特指宗教,只不过某些宗教狂信徒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真正落后迷信的,往往是一些喊着进步口号,打压身边的人,但是自己却什么都不懂。或者是那些连宗教典籍和宗教思想都没兴趣看,却整天将自己寄托给神仙鬼怪的人。他们的逻辑谬误让人啼笑皆非,孙师傅今天就来给大家掰扯掰扯迷信者所陷入的思维陷阱,对防治智力同化有奇效哦。

1.确认偏见/自我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

一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总是趋向于看见我们想看见的,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当我们认定了一个观点,我们的大脑会持续、有选择地去寻找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是对的,同时对那些证明我们是错的证据,则有选择地忽略和无视。

宗教强化信仰所依据的事实,多来自于确认偏见。

“每天坚持读《地藏经》,将获不可思议功德!前所未有的殊胜感应。”

同修们互相分享,交流,搜集整理大量神迹,如“菩萨梦中示现”、“自从我念经后,生意就变好了”、“每日持咒后了,身体健康了,吃饭更香了,万事如意了”、“拜了观音菩萨,当天就成交了一笔订单”等等等等,便认为这就证明了菩萨加持力的存在。

当你皈依了某位大德仁波切,他收你的钱你会认为他是在给你破除贪欲魔障,给你机会供养积累福报福德。他平时喝酒吃肉,你会认为师傅牺牲真大,特意示现是为了帮你破除执着心,实证“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这样的逻辑错误,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买了某只股票,就会想方设法去收集这家公司的优势长处,行业利好,政策倾向。至于出现的利空,自然觉得已经“All price in”了,利空出尽是利好。

2.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在“沉默的大多数”、“死人不会说话”等等日常表达中,涉及幸存者偏差。–百度百科

幸存者偏差的典型故事,是二战时对返航战斗机的弹孔统计实验。二战期间,统计者发现,飞回来的飞机翅膀中弹特别严重,机舱弹孔反而没多少,所以我们要加固翅膀而不是加固机舱对吗?当然不对!因为“飞回来的飞机”翅膀弹孔多,正说明了,打中翅膀了飞机还能回来,可打中机舱飞机就没救了,直接坠毁,根本不给你机会数弹孔。——后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加固了机舱装甲,果然,飞机坠毁率下降了。

在宗教中,“诵经拜佛能治疗癌症”,就是这种类型,每年不乏这样的感应故事出现,幸存者现身说法的案例经年累积,越来越多,让人一看貌似真的很有效果耶。

然而,那绝大多数诵经拜佛后,未能战胜癌症的佛教徒,都已经死去,也就不会再来报告“诵经拜佛不能治疗癌症”的反例了。

“诵经拜佛能治疗癌症”的论点没有反方,因此永远正确。

同样的,拜佛许愿后,依然没有转运的人,是不会再去寺庙的。因此,你在寺院永远只能看到许愿中、和许愿灵验后的两类人。

3.相关性错觉(错误归因)

错误地认为两个不相关事件中存在关联。这个也非常常见,瞎联想,原始的迷信和宗教就是这样出现的,例如流星和坏运气同时出现,人们就会觉得是流星带来了坏运气;

大年初一去烧了头香,布施了第一份的香火钱,期望这一年能得到菩萨的庇佑,于是乎,生活中有好的结果出现了,便对自己说“这保护费果然没白交,佛菩萨保佑着我呢,明年还得赶早。”如果出现了不幸的事情,便会认为“我的业力果然深重,菩萨帮我挡都挡不住,明年得加大布施力度了。”瞧,这觉悟杠杠的,没得说。

4.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又称为乞词魔术等),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换句话说,在循环论证中,论证的前提就是论证的结论,因此又称为“先定结论”。

这个在宗教中真是屡见不鲜的存在。

例如,当有人问:你如何证明上帝是存在的?

答:圣经上都写着啊,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

问:那你怎么证明圣经上写的都是真的呢?

答:因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圣经上记载的都是先知传达的神的旨意,怎么可能是虚假的?

如此便陷入了无尽的死循环之中。

总是先从一套不证自明的基础公理出发,然后形成一个逻辑上自圆其说的体系。破解这个逻辑循环,最主要的就是质疑它最底层的假设,然后要求客观事实做出验证,科学的精神也就在于此:可设立条件的反复检验。

5.举证责任倒置—亦即推卸举证责任

按照正常逻辑以及人们在法律中的规定,我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这个谬误在于:将举证责任倒过来了,“谁否定,谁举证”。将举证的责任推卸给了否定的一方。实则,不能或不愿反驳一项主张,不能使该主张有效,也不能使它具有任何可信性。

就比如在A股市场上经常见到散户给上市公司加戏的情节:“闭嘴,我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有,不然,你证明你没有啊?”

在宗教中这则是更为普遍了。

“你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

“你能证明佛菩萨不存在吗?”

“你能证明孙悟空不存在吗?”

“你能证明奥特曼不存在吗?”

“你能证明飞天面条神不存在吗?”

其实无论你置换什么概念进去,你先假设它不存在,在逻辑上想要证明它存在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上帝”、“佛菩萨”、“孙悟空”、“奥特曼”、“飞天面条神”出来走一圈,自然可以推翻它不存在的假设,显然极为容易。

但如果你先假设它是存在的,想要证明它不存在,就需要寻遍整个宇宙的角角落落,都发现不了它的踪影,才有可能拿出它不存在的证据,甚至这都无法充分证明,毕竟你要是再加个平行宇宙的概念那就扯犊子了。

但很显然,“上帝”与“奥特曼”在这个层面的逻辑意义上是等同的,因此很明显可以看到这个推论的荒谬之处。

啰里啰唆讲了一大堆,其实孙师傅并不是对宗教有什么意见,相反,孙师傅对于各宗教的创始人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他们无私的分享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孙师傅只是认可鲁迅先生的另一句名言:“不要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崇拜、盲信,只是因为你不理解。因此导致:信的越深,离他越远。”

最后的最后,一般经书的结尾都会有个密咒以飨读者,孙师傅也不例外,送大家六字真言,时时诵念,可得大利益:你、说、的、都、对。

这tm明明五个字啊??!

你说的都对!

与人争辩,输的永远是你自己。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912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