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和太太童话故事,老虎太太的童话故事

韦齐修

韦齐修是唐朝进士,官至团练使。太和八年,死于润州官舍。三更的时候,他忽然说起话来:“找夫人来,我有话说。”韦夫人听到,惊惧万分倒在地上。韦齐修厉声说道:“娘子是嫌弃我做了鬼吗?”夫人挣扎站起,支撑说道:“妾和夫君阴阳两隔,正惶恐无依,忽然听到夫君说话,不觉跌倒,哪能是嫌弃呢。”

韦齐修又说:“我和娘子情深义重,纵然是成了鬼也割舍不下,不要悲伤,幸好平日的积蓄还够,下葬的事我帮助你谋划。墓地已经让张清购买,收拾东西回京城即可。”说完又安排了有关葬礼的大小事宜,以及回京所要带的东西,行走的路线。有趁乱偷东西的奴婢,也被他一一指出,让夫人进行责罚。

当天夜里,住在京城的张清做了一个梦。梦到韦齐修对他说:“我昨天已经死去,给我买三亩地,马上营造坟墓,夫人到京后会把钱还你。”于是,张清给他买了坟地。

韦夫人带着灵柩回到京城,坟墓已经造好,就等择日下葬。还没下葬前的某个三更,韦家的人都已经睡下,韦齐修忽然呼喊:“赶快起来,萧三郎来了!”萧三郎就是职方郎中萧微,白天刚刚病死。

接着,大家听到客厅传来二人说话的声音。只听萧三郎说:“生死有定数,不敢埋怨。我在头几天偶然做了一首诗,竟流露出鬼意,真是不好理解。我读读你听:新拘茅斋野涧东,松楸交影足悲风。人间岁月如流水,何事频行此路中。”

韦齐修听完非常感慨,叹息说道:“你这是潜意识里知道自己要死了。我对诗词没什么造诣,但是在地下不久,竟然有个小鬼送来一首诗,看来我虽然不出名,但还是有人知道我的。诗是这样写的:涧水溅溅流不绝,芳草绵绵野花发。自去自来人不知,黄昏惟有青山月。”

萧三郎说:“齐兄做鬼已经几十天,对有没有名气还是放在心上啊!我们已经做了漂泊无依的鬼魂,在意这些还有什么用处呢?”二人相对叹息了好久,萧三郎离去。

几天后的中午,韦齐修又呼喊道:“裴十一郎来吊唁,你们安排好酒食,我去迎接。”裴十一郎是长安县令,是韦家的亲戚。他已经听说韦齐修鬼魂没离家的事,走到门口时感到一阵阴风扑面,他很害怕,没敢进屋吊唁,在门口行了一个礼就走了。

此事传播开去,没人敢去韦齐修家做客,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出自唐代《河东记》。)

文耀

立石镇文耀是个富商,妻子不孕。他四十岁时买了一个姓沈的女子做小妾,希望能生一个儿子。正妻李氏很妒忌,整天想着中伤离间,但沈氏温柔贤惠,她无机可乘。文耀是个很聪明的人,一眼就看破了李氏的想法,对沈氏更加爱护。

不久,沈氏有了身孕,李氏和文耀同族的弟弟商量,要谋害沈氏的胎儿。这个族弟是个无赖,他也希望文耀无后,将来好有机会谋夺他的家产。听说孕妇吃了鸟嘴会流产,族弟在外弄了鸟嘴磨碎送给李氏,李氏掺在面粉里蒸了馒头,派丫鬟送到沈氏的房间。

正巧文耀回来,听说馒头出自李氏之手,急忙扔掉,然后告诫沈氏:“从大太太处来的东西千万不要吃。”沈氏认为没必要这么紧张,文耀说:“你假装肚痛试一试。”

文耀来到李氏房间,假意问道:“你给的馒头是怎么回事?沈姨娘吃了怎么会肚痛?”李氏说:“怎么会?我吃了三个都没事。”文耀看到李氏神色窘迫,慌张中透着喜色,更确定了大妻的奸谋。

次日,李氏发现姨娘安然无恙,非常失望。再想加害,已无机会,丈夫寸步不离守护着沈氏。终于到了临盆的日子,李氏想进产房帮忙,文耀不许,亲自看着稳婆接生。沈氏生了儿子后,文耀欣喜万分,给儿子取名万幸,让沈氏亲自喂养,也不请乳母。李氏偶尔要抱抱孩子,文耀在一旁监视,抱片刻就夺过来送回小妾怀里。李氏更加愤恨,加紧和族弟谋划,但是没有一点机会。

两年后,孩子能够走路了,文耀却染病身亡。李氏和族弟很高兴,认为孤儿寡母,难逃他们的手掌。

有一天,族弟来到李氏房内,二人一边喝酒一边谋划如何杀掉那对母子。忽然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二人从窗户看看院子,空无一人。正在惊讶,房门自动打开,接着,藤椅发出吱嘎的声音,好像有人坐到了上面。李氏战战兢兢,勉强说道:“是何妖魅?敢白昼作祟!”哗啦一声,桌上的酒菜都被打翻在地。族弟认为是文耀魂魄责怪,抱头鼠窜而去。屋子里归于平静。

片刻后,沈氏房间的椅子也轻轻摇动起来。沈氏很害怕,说道:“我们孤儿寡母已是可怜,难道鬼神还要作祟吗?”一个声音叹息道:“唉!你不认得我了!我是文耀啊!”孩子听出父亲的声音,张开小手扑向椅子。

鬼魂凌空抱起孩子对沈氏说:“到了地下才知道,我寿命只有四十三岁。因为一生没做恶事,准许托生。我放不下你们母子,贿赂阴差,得以拖延。头些年下大雨,咱家的地旁小河涨水,淹死了三人,佃户们劝我修一座桥。我衡量一下,需要二百两银子,于是作罢。如果修了那座桥,就能增寿十年。唉,如果知道四十三岁就死,就算两千两银子又如何呢?有我在尽管放心,你和万幸都会平安无事的。”

过了几天,族弟又悄悄来找李氏。二人刚一见面,文耀的鬼魂又坐在椅子上。这次,他直接教训族弟道:“我是文耀,因为放心不下家事而归来。你嫂子还不到四十,你正当壮年,这样亲密来往,不怕闲言碎语辱没家风吗?女人家见识短,看不透你险恶的心思,我却一目了然。你怀里揣的洋烟是做什么用的?等你嫂子离不了这个东西,家产就要双手奉上。你再不悬崖勒马,别怪我不念同族之情。”

接着,文耀又训斥李氏道:“愚蠢的女人,万幸是胎儿的时候你就设计谋害,现在还不忘害人之心。你和某某的每次对话我都一清二楚,你现在知道了他歹毒的心思,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从今天起,家里的事你都不要管,一切大小事宜都交给沈姨娘处理。如果再生是非,我肯定不饶。”

文耀的鬼魂不时回家,就这样过了七八年。直到沈氏持家、经营都有了经验,李氏也逐渐老去,不再生是非之心,他才消失不来。

故事出自清代《骇痴谲谈》,古代人原配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和新娘没接触。小妾是自己看中买的,所以和小妾感情更好。但是,一般的正妻都是门当户对,有娘家撑腰,丈夫也不敢太过分,小妾出身贫寒或卑贱,在正妻面前成不了什么气候。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正妻悍妒,被丈夫打了,娘家兄弟一拥而来,把姐夫打伤,家里的器物也打得粉碎。

(这两个故事都写“鬼持家”,一个唐代作品,一个清代作品,仔细品品,还是有些区别的。)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85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