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读后感范文,笑傲江湖阅读后感

昨天读完了《笑傲江湖》,合上书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从第一本开始,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越来越被金庸大侠的渊博所折服,第一次读武侠小说,酣畅漓淋啊。

正如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掩卷沉思,我竟然联想到了《聊斋》,想到了《西游记》(《聊斋》和《西游记》我只看过电视剧,没有看过原著),一时被自己的胡思乱想惊着了,再细想想,仍觉得他们之间有联系:

从某种角度看,这三部书有一个共同之处:《聊斋》中的正人君子、《西游记》中的仙童神兽、《笑傲江湖》里的君子掌门,这些本该是好人的代表,但其中有很多却阴险毒辣、虚伪至极,而那些看起来普通的、丑陋的、反面的、邪恶的人却善良真诚。可爱至极。这三部书不一样的是,它们分别反映出了对于所谓坏人、坏事、挫折、阻碍的不同态度:

《聊斋》中有不少的故事是社会底层的善良的小人物,被社会上有头脸的大人物欺负迫害致死,鬼魂复仇的故事。弱小的人一旦变成鬼便法力无边,可以吓得坏人魂不附体,折磨的他们痛不欲生,冤仇得报,但既已成鬼也再难复生,不免凄凉。这些故事反映出一个有仇必报,并且要加倍报的价值观。然而,冤冤相报何时了,故事中透出悲愤,悲凉,悲哀都不是人们向往的。

《笑傲江湖》中描写了正邪之间,门派之间,个人之间复杂的江湖恩怨,男一号令狐冲身在其中却并不是抱着愤恨整日复仇,他心中对各类人更多的是侠义,率真,感恩,对人人唾骂的田伯光,可圈可点的各路江湖群豪、向问天,甚至任我行,岳不群,都自然地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值得尊敬感恩的一面。他的这种对人对事的态度也让形形色色的人对他尊崇有加,成为他成长路上的贵人。心中有佛则众人皆佛,心中有魔则众人皆魔。是他内心映射出的种种美好赢得了最终的美好。这样想,其实他的贵人便是他自己了。

《西游记》里,唐僧西行的磨难中有不少是天上神仙的小童神兽之类的私下凡间成妖成魔,个个争吃唐僧肉,最后总是孙悟空寻得他们的来历请出大仙把他们收回了事,每一段磨难都是以悟空和神仙的笑、唐僧沙僧的合掌道谢结束。这里的正邪相斗似乎就是一场游戏,师徒四人对各路妖魔鬼怪从不曾有恨,修行本就需要磨砺,那些小妖们的出现正好成就了这份磨砺,如果这样那些妖魔鬼怪更像是师徒四人修行路上的贵人了。从这个角度看,各路小妖也显得调皮可爱了。

以感恩之心对待人和事,一切皆美好,一切人皆是友。

世事无常,万物各异,至于他们是什么样子,全在你怎么看。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584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