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带来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伍子胥的故事二十字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大学生应该抵制洋节,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易被西化。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同学们今日也吃到美味的粽子,看了有趣的赛龙舟,阖家团圆和谐美满,我们享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文字:马越

排版:张宇晗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naizai.cn/archives/11153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